蓋勒・葛林戴華

蓋勒・葛林戴華 (Gellert Grindelwald) 是在 佛地魔 崛起之前,歐洲史上最危險的黑巫師之一。他以其卓越的魔法天賦、極具魅力的領袖氣質以及「為了更偉大的利益」(For the Greater Good) 的革命口號而聞名。葛林戴華的核心目標是推翻國際保密規章,建立一個由巫師統治麻瓜的新世界秩序。他與 阿不思・鄧不利多 年輕時曾是摯友,但兩人因理念分歧與一場家庭悲劇而決裂,最終成為宿敵。他對 死神聖物 的追尋,尤其是他曾一度持有的接骨木魔杖,對整個魔法世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葛林戴華曾就讀於以容忍黑魔法而聞名的德姆蘭學院。即使在德姆蘭,他那扭曲且近乎邪惡的魔法實驗也超出了學校的容忍範圍,最終導致他十六歲時被開除。 被開除後,葛林戴華前往英國的高錐客洞,與他的姑婆,著名的魔法史學家巴蒂達・巴沙特同住。在那裡,他結識了同樣才華橫溢的年輕巫師 阿不思・鄧不利多。兩人一拍即合,共同沉迷於對死神聖物的研究與追求。他們計劃發起一場全球性的革命,由他們共同領導,以「為了更偉大的利益」為名,建立巫師對麻瓜的統治。然而,鄧不利多的弟弟阿波佛・鄧不利多強烈反對他們的計劃,認為阿不思因此忽視了對體弱多病的妹妹阿蕊安娜・鄧不利多的照顧。一場激烈的爭吵最終演變成一場葛林戴華、阿不思與阿波佛之間的三方決鬥,混亂中一道魔咒擊中了阿蕊安娜,導致了她的死亡。這場悲劇使葛林戴華與鄧不利多的友誼徹底破裂,葛林戴華倉皇逃離了英國。

離開英國後,葛林戴華獨自繼續他的計劃。他從年邁的魔杖製作人葛果羅威手中偷走了傳說中的接骨木魔杖,並以此為武器,集結了一支龐大的追隨者軍隊。他在歐洲大陸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權勢日益壯大。他建造了堅不可摧的監獄諾曼加 (Nurmengard) 來囚禁反對者,並諷刺地在監獄入口刻上了他昔日的口號——「為了更偉大的利益」。出於對鄧不利多的複雜情感與忌憚,他的恐怖統治始終沒有蔓延至英國。

隨著葛林戴華的勢力達到頂峰,整個魔法世界都籠罩在他的陰影之下,人們不斷懇求當時已是霍格華茲變形學教授的阿不思・鄧不利多出面阻止他。在拖延多年後,鄧不利多終於在 1945 年應戰。兩人之間展開了一場被譽為魔法史上最偉大的傳奇決鬥。最終,鄧不利多技高一籌,擊敗了葛林戴華,贏得了接骨木魔杖的所有權。葛林戴華被判處終身監禁,諷刺的是,他被關押在自己建造的諾曼加監獄最頂層的牢房裡。 1998 年,佛地魔為了尋找接骨木魔杖的下落,找到了被囚禁數十年的葛林戴華。面對這位同樣強大的黑巫師,年邁的葛林戴華毫無畏懼,甚至嘲笑佛地魔,並拒絕透露任何關於魔杖的信息。他告訴佛地魔,魔杖永遠不會屬於他。最終,憤怒的佛地魔索命咒殺死了他。

根據哈利・波特巴蒂達・巴沙特家中看到的照片,年輕時的葛林戴華有著一頭金髮,面容英俊,眼神中充滿了「快樂、狂野和勝利」的氣息。老年時,當佛地魔諾曼加見到他時,他已變得骨瘦如柴,臉龐如骷髏,眼睛深陷,牙齒也幾乎掉光。 葛林戴華的性格極其複雜。他擁有非凡的智慧、魅力和野心,是個天生的領袖。他堅信自己的理想主義哲學,即巫師的優越性,並認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更偉大的利益」,這使他能夠毫不猶豫地採取殘酷無情的手段。與毫無愛人之心的佛地魔不同,他與鄧不利多之間曾存在真實的情感聯繫。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選擇了對佛地魔撒謊,阻止他得到接骨木魔杖,這一行為被鄧不利多解釋為他可能在漫長的囚禁生涯中產生了悔意。

葛林戴華是公認的史上最強大的巫師之一,其魔法實力僅次於阿不思・鄧不利多佛地魔

  • 決鬥大師 (Master Duelist): 他與鄧不利多在 1945 年的決鬥是魔法史上的巔峰對決,證明了他們無與倫比的決鬥技巧。他能夠完美地駕馭威力無窮的接骨木魔杖長達數十年之久。
  • 黑魔法 (Dark Arts): 他在德姆蘭學院求學期間就對黑魔法有著極高的天賦和興趣,並進行了危險的實驗。
  • 先知 (Seer): 莉塔・史譏在她的書中暗示葛林戴華可能是一位先知,而鄧不利多本人也未完全否認這一點。
  • 魔杖 (Wand): 他最著名的魔杖死神聖物之一的接骨木魔杖
  • 阿不思・鄧不利多 (Albus Dumbledore): 他們是彼此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物。從年少時的親密摯友、理想夥伴,到後來的宿敵,他們之間的關係充滿了愛、理想、背叛與悔恨,定義了彼此的人生軌跡。
  • 阿波佛・鄧不利多 (Aberforth Dumbledore): 他從一開始就看穿了葛林戴華的危險本質,並反對他與阿不思的計劃,他的介入直接導致了阿蕊安娜・鄧不利多死亡的悲劇。
  • 巴蒂達・巴沙特 (Bathilda Bagshot): 他的姑婆,魔法史學家,也是將他介紹給鄧不利多的人。
  • 佛地魔 (Lord Voldemort): 葛林戴華的殺害者。在他生命的盡頭,葛林戴華展現了對佛地魔的蔑視與反抗。
  • 蓋勒 (Gellert): 這個名字可能源於匈牙利的主保聖人聖蓋勒(St. Gellért),或威爾斯傳說中忠犬的名字“蓋勒特”(Gelert)。
  • 葛林戴華 (Grindelwald): 這是瑞士一個真實存在的村莊名。同時,這個名字也讓人聯想到古英語史詩《貝奧武夫》中的怪物“格倫戴爾”(Grendel),暗示了他作為反派的怪物般的一面。
  • 與鄧不利多的關係: 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出版後,作者 J.K. 羅琳 在一次訪談中透露,阿不思・鄧不利多是同性戀,並且曾經愛上過葛林戴華,這也為鄧不利多早年被其思想吸引以及後來遲遲不願與之對抗提供了更深層次的情感註解。(作者訪談)
  • 電影改編: 在《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電影中,葛林戴華是核心反派,電影詳細描繪了他從 1920 年代開始的崛起過程、他的理念以及他與鄧不利多早期的關係,極大地擴展了原著小說中提到的背景故事。(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