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盟

血盟被存放在一个精致华丽的瓶坠中。该瓶坠由银质金属制成,表面布满复杂的装饰性花纹,中央镶嵌着透明材质,使其内部清晰可见。瓶坠内部,两滴鲜红的血液——分别属于阿不思・邓布利多盖勒特・格林德沃——在魔法的作用下永不凝固,如同两颗微型星体般相互环绕、盘旋飞舞,象征着二人曾经牢不可破的羁绊。 在血盟生效期间,盖勒特・格林德沃一直将此瓶坠作为挂饰佩戴在身上,这既是他们之间契约的容器,也是一种力量和约束的象征。(《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血盟是一种极其强大的约束性魔法契约,其效力远超牢不可破的誓言。它通过双方的血液作为媒介,创造出一种绝对的魔法限制,阻止立誓者互相攻击或产生敌对行为。

  • 核心功能: 确保缔结血盟的巫师双方无法直接伤害对方。一旦其中一方试图违背盟约、对另一方采取行动,血盟瓶坠会产生物理反应,例如发热、收紧链条,从而在魔法和物理层面双重制止该行为。
  • 约束力: 血盟的约束是根本性的。只要盟约存在,即使是像阿不思・邓布利多这样强大的巫师也无法直接对抗盖勒特・格林德沃
  • 摧毁条件: 摧毁血盟的条件极为苛刻。它并非通过简单的咒语就能解除。血盟最终被摧毁,是当缔约双方的魔法在一个独特的中间点交汇时——格林德沃出于恶意攻击第三方(克雷登斯・巴波),而邓布利多出于善意保护同一方。由于双方的意图都不是直接攻击对方,他们强大的魔法对冲最终打破了契约的平衡,导致瓶坠碎裂,盟约失效。(《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
  • 缔结: 1899年夏天,年轻的阿不思・邓布利多盖勒特・格林德沃戈德里克山谷相遇。二人因共同的才华和对“为了更伟大的利益”这一理念的认同而迅速成为挚友,并缔结了血盟,发誓永不与对方为敌。
  • 持有与利用: 在邓布利多家族发生悲剧、二人分道扬镳后,盖勒特・格林德沃保留了血盟瓶坠。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这个血盟成为了他安全的保障,因为他深知这是唯一能阻止邓布利多亲自出面阻止他的东西。
  • 失窃: 1927年,在巴黎拉雪兹神父公墓举行的集会上,纽特・斯卡曼德嗅嗅成功从格林德沃身上偷走了血盟瓶坠。随后,纽特将其交给了阿不思・邓布利多。(《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 摧毁: 1930年代,在不丹举行的新任国际巫师联合会最高领袖选举仪式上,格林德沃试图杀死克雷登斯・巴波 (即奥睿利乌斯・邓布利多),邓布利多出手保护。两股强大的魔法在保护与攻击的对立意图中碰撞,最终摧毁了血盟,彻底解除了二人之间的魔法束缚。这一事件为后来1945年的传奇决斗铺平了道路。(《神奇动物:邓布利多之谜》)

血盟是《神奇动物》系列电影中的核心情节装置。它为故事提出了一个中心矛盾:为何当代最伟大的巫师阿不思・邓布利多无法亲自对抗最危险的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这不仅解释了邓布利多的不作为,也迫使他必须依靠纽特・斯卡曼德等人来对抗格林德沃的势力。同时,血盟作为一件实体物品,深刻地象征了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之间复杂、深刻且充满悲剧性的过往关系。它的存在与最终的毁灭,标志着二人关系从曾经的同盟者到最终宿敌的彻底转变。

  • 设定来源: 血盟是《神奇动物》系列电影引入的全新设定,在J.K.罗琳的原著七本《哈利・波特》小说中从未被提及。
  • 与原著的差异: 在小说《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邓布利多解释他迟迟不与格林德沃对决的原因,是出于内心的恐惧——他害怕知道在当年那场导致其妹妹阿利安娜・邓布利多死亡的三方混战中,究竟是谁的咒语杀死了她。电影中的血盟设定提供了一个更直接、更具魔法强制力的理由,可被视为对原著背景故事的一种补充或追溯修订 (Ret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