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选中的人

“被选中的人” (The Chosen One) 是一个称号,特指在预言中有能力击败 伏地魔 的巫师。此预言由 西比尔·特里劳妮阿不思·邓布利多 做出,并成为整个《哈利·波特》系列故事的核心驱动力。尽管 纳威·隆巴顿 最初也符合预言的条件,但 伏地魔 的选择最终将 哈利·波特 标记为真正的“被选中的人”。

该预言记录在一个水晶球中,保存在 魔法部神秘事务司 内,其内容如下: “拥有征服黑魔头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个曾三次击败黑魔头的家庭……生于第七个月结束之时……黑魔头将标记他为劲敌,但是他将拥有黑魔头所不了解的能量……两个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个生存下来,两个人中非有一个死在另一个手上不可……” —— 西比尔·特里劳妮阿不思·邓布利多 的预言,《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该预言于1980年初,由 西比尔·特里劳妮猪头酒吧阿不思·邓布利多 进行教职面试时无意中做出。当时,身为 食死徒西弗勒斯·斯内普 偷听到了预言的前半部分,并立即向 伏地魔 告密。伏地魔 在得知预言后,开始寻找符合条件的婴儿,意图将其消灭在摇篮中,从而引发了后续一系列的悲剧和冲突。

预言的每一部分都具有关键意义,并最终指向 哈利·波特

  • “出生在一个曾三次击败黑魔头的家庭”: 波特 夫妇和 隆巴顿 夫妇都是 凤凰社 的成员,并且在被杀害前都曾三次成功地从 伏地魔 手中逃脱或挫败其计划。
  • “生于第七个月结束之时”: 哈利·波特 出生于7月31日,而 纳威·隆巴顿 出生于7月30日。两人都符合这一条件。
  • “黑魔头将标记他为劲敌”: 这是预言中最关键的一环。伏地魔 在两位候选人中选择了 哈利,因为他认为与自己同样是 混血哈利 威胁更大。他试图杀死婴儿 哈利 的行为,不仅没能成功,反而因为 莉莉·波特 的牺牲而反弹,在他自己身上留下了毁灭的痕迹,同时也在 哈利 的额头上留下了一道 闪电形伤疤——这个“标记”使 哈利 成为了一件无意中产生的 魂器,并最终将 哈利 确立为预言中的主角。
  • “他将拥有黑魔头所不了解的能量”: 阿不思·邓布利多 认为,这种能量就是“爱”。具体体现为 莉莉·波特 为保护儿子而牺牲自己时所产生的古老 保护咒,以及 哈利 自身爱护朋友、感受悲痛和做出牺牲的能力。这是 伏地魔 无法理解也无法拥有的力量。
  • “两个人不能都活着,只有一个生存下来”: 这句话揭示了 哈利伏地魔 之间不可避免的宿命对决。最终,必须由其中一人亲手终结另一人。

预言最初指向两名可能的男孩:

邓布利多 解释说,预言本身并不决定命运,而是 伏地魔 的选择赋予了它力量。通过选择攻击 波特 一家,伏地魔 亲手“选中”了 哈利 作为自己的死敌。尽管如此,纳威 仍在 第二次巫师战争 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用 戈德里克·格兰芬多 摧毁了 伏地魔 的最后一个 魂器——纳吉尼,为 哈利 最终的胜利铺平了道路。

“被选中的人”这一概念是整个系列故事的基石。

  • 情节驱动: 整个故事围绕 伏地魔 试图杀死 哈利 以及 哈利 成长并最终面对自己宿命的过程展开。
  • 角色塑造: 这一身份给 哈利 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孤立感,但也塑造了他勇敢、坚韧和富有牺牲精神的品格。他最终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但不是被动地服从,而是主动选择去保护他所爱的人。
  • 主题深化: 预言探讨了命运、选择和爱的力量等核心主题。它表明,即使存在宿命,个人的选择依然至关重要。哈利 的胜利并非因为他是预言中的救世主,而是因为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 在访谈中,作者 J.K. 罗琳多次强调,预言是“自我实现”的。正是因为 伏地魔 相信并试图阻止预言,才导致了预言的实现。如果他置之不理,哈利 可能只是一个普通的巫师男孩。(作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