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探子

金探子是一个非常小的、胡桃大小的金色金属球,带有一对不断快速扇动的银色翅膀。它的飞行速度极快,且能迅速改变方向,这使得它在魁地奇比赛中极难被捕捉。金探子被施加了多种魔法,使其能够躲避除了找球手之外的所有球员。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中,阿不思・邓布利多遗赠给哈利・波特的金探子尤为特殊。这是哈利霍格沃茨的第一场魁地奇比赛中,用嘴接住的那一颗。当哈利用嘴唇触碰它时,上面会浮现出一行字迹:“我在结束时打开” (I open at the close)。

金探子具有两种核心的魔法特性:

  • 魁地奇比赛中的作用
    • 魁地奇比赛中,双方的找球手 (Seeker) 的唯一目标就是抓住金探子。
    • 成功抓住金探子的一方将为其队伍赢得 150分
    • 抓住金探子也标志着比赛的正式结束。这 150 分的巨大优势通常足以决定比赛的胜负,除非双方分差过大。
  • 肉体记忆 (Flesh Memory)
    • 金探子被施加了肉体记忆咒,能够记住第一个触摸到它的人类皮肤。
    • 这一特性是为了解决在抓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争议,确保只有第一个抓住它的找球手才会被认定为合法的捕获者。因此,在比赛开始前,除了裁判,任何人都不能徒手触摸金探子。
    • 哈利・波特第一次抓住金探子是用嘴,因此这颗金探子记住了他的嘴唇,而非手指。
  • 邓布利多的特殊附魔
    • 阿不思・邓布利多利用金探子的肉体记忆特性,并对其施加了额外的魔法。他将死亡圣器之一的复活石藏在了这颗金探子内部。
    • 这颗金探子只有在哈利领悟到 “结束” 的真正含义——即坦然走向自己的死亡时,才能通过他嘴唇的触碰而打开。

根据《神奇的魁地奇球》记载,金探子的发明是为了取代早期魁地奇比赛中使用的、一种名为金飞侠 (Golden Snidget) 的神奇生物。金飞侠是一种微小、极速飞行的鸟类,捕捉它同样可以为球队赢得 150 分并结束比赛。然而,这种做法导致金飞侠濒临灭绝,并被魔法部列为保护物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戈德里克山谷的天才金属魔咒师鲍曼・赖特 (Bowman Wright) 发明了金探子,完美地模拟了金飞侠的大小、速度和飞行模式,从此成为魁地奇比赛的永久组成部分。

金探子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远不止是一个比赛用球:

  • 在电影改编中,金探子的设计更为复杂,呈现出一种机械感十足的精密仪器外观,其翅膀的扇动也更为具象化。这是电影的视觉诠释,原著中并未对其内部结构做详细描述。(电影设定)
  • I open at the close” 这句谜语是 J.K. 罗琳精心设计的双关语,既指魁地奇比赛的“结束” (close of the game),也指生命旅程的“终结” (close of 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