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飞--侠

金飞侠

金飞侠是一种体型极小、身体大致呈球形的鸟类。它拥有明亮的金色羽毛和红宝石般闪亮的红色小眼睛,以及一根长而纤细的喙。 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其翅膀的关节可以进行 360 度旋转,这赋予了它以惊人的速度和几乎无法预测的精准度向任意方向飞行的能力。它的飞行速度极快,极难被肉眼捕捉,这一特性使其成为躲避捕食者和飞来咒的大师。

金飞侠本身不具备攻击性的魔法能力,其核心特性在于其无与伦比的飞行技巧和躲避能力。 在历史上,金飞侠唯一的“用途”是在早期的魁地奇比赛中充当一个活的“飞贼”。找球手的任务就是在比赛中捕捉它。根据历史记载,成功捕捉金飞侠的队伍将获得 150 加隆 的奖金,并且比赛随之结束。这一规则直接奠定了现代魁地奇金色飞贼为何价值 150 分并能终结比赛的基础。

  1. 引入比赛:公元 1269 年,时任巫师评议会主席的巴伯鲁・布拉格 (Barberus Bragge) 在一场魁地奇比赛中当众放飞了一只金飞侠,并悬赏 150 加隆 给能抓住它的球员。这一举动永久地改变了这项运动。
  2. 濒危与保护:捕捉金飞侠的做法变得极为流行,但也极为残忍。由于金飞侠体型小巧脆弱,常常在被抓住时被球员徒手捏碎或杀死。这导致金飞侠的数量在接下来的一个世纪里急剧下降,濒临灭绝。
  3. 立法保护:到了 14 世纪中期,更为开明的巫师评议会主席埃尔芙丽达・克拉格 (Elfrida Clagg) 将金飞侠列为受保护物种,严禁捕杀或在比赛中使用。为了保护该物种,魔法部在萨默塞特郡建立了莫迪丝蒂・拉布诺特金飞侠保护区 (Modesty Rabnott Snidget Reservation)。
  4. 替代品的诞生:为了在不伤害生物的前提下延续魁地奇的传统,来自戈德里克山谷的著名金属魔咒师鲍曼・赖特 (Bowman Wright) 发明了金色飞贼。这是一种带有精巧魔法的金属球,能够完美模仿金飞侠的飞行轨迹和行为模式,从而成功地取代了它在比赛中的位置。

金飞侠在《哈利・波特》正传七部曲中并未以活物形态出现。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补充读物《神奇的魁地奇球》来解释魁地奇运动的历史渊源,特别是金色飞贼的由来、为何价值 150 分,以及为何抓住它就能结束比赛。 这段历史也反映了巫师世界在魔法生物保护意识上的觉醒与进步。此外,金飞侠被徒手捕捉的方式,也与金色飞贼所带有的“肉体记忆”魔法有着概念上的联系。阿不思・邓布利多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将复活石藏在了哈利・波特抓到的第一枚金色飞贼里。

  • 关于金飞侠的绝大部分权威信息都来自于 J.K. 罗琳为慈善目的撰写的官方补充读物《神奇的魁地奇球》。
  • 在电影《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中,金飞侠曾有过短暂的视觉呈现,展示了其小巧、快速、金光闪闪的飞行形态。(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