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诺斯马戏团

  • 类型 (Type): 魔法马戏团、巡回展览
  • 地点 (Location): 法国,巴黎(1927年时)(《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斯肯德 (Skender)(马戏团主)、纳吉尼克雷登斯·拜尔本 等(《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以展出和剥削拥有特殊魔法能力或诅咒的巫师与生物为特色,吸引巫师和麻瓜观众。

阿卡诺斯马戏团 (Circus Arcanus) 是一个在二十世纪初于欧洲巡回演出的巫师马戏团。此设定完全源于《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电影及剧本,并未在《哈利・波特》七本原著小说中被提及。 马戏团由其残暴的团主兼主持人斯肯德 (Skender) 所有。它以“奇异之人”展览为噱头,实质上是将被诅咒的、拥有特殊能力的或非人类的魔法生物囚禁起来,强迫他们为观众表演。在1927年,马戏团驻扎在法国巴黎。其最著名的“展品”是纳吉尼,一名血魔咒携带者,她被宣传为能在观众面前由美女变为巨蛇。此外,马戏团还收留了克雷登斯·拜尔本,一名强大的默然者,他在马戏团中担任打杂工。 马戏团内的生活条件极其恶劣,表演者们受到斯肯德的虐待和剥削。纳吉尼克雷登斯正是在这种环境下相遇,并因相似的悲惨境遇而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阿卡诺斯马戏团是《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前期情节的重要发生地。

  • 引入关键角色:马戏团是观众初次见到成年纳吉尼的地方,揭示了她作为血魔咒携带者的人类形态与悲惨过去。同时,它也是克雷登斯·拜尔本在纽约事件后的藏身之处。
  • 建立核心关系:它为克雷登斯纳吉尼提供了一个相遇的平台。两人之间的相互同情与支持,是他们决定共同逃离并寻找克雷登斯身世的重要情感基础。
  • 推动情节发展:为了摆脱斯肯德的控制,克雷登斯纳吉尼策划了一场逃亡。在逃跑过程中,克雷登斯释放了他体内默然者的强大力量,引发了巨大的混乱,最终导致马戏团被毁,也让其他被囚禁的生物得以解放。这一事件直接将他们推向了巴黎巫师世界的中心,并引起了盖勒特·格林德沃势力的注意。
  • 主帐篷 (Main Tent): 用于进行公开表演的场所。斯肯德会在这里向观众介绍他的“收藏品”,并强迫纳吉尼等人表演。
  • 后台与兽笼 (Backstage & Cages): 表演者和魔法生物们在非表演时间被关押的地方,环境肮脏且狭窄,象征着他们所受的非人待遇。
  • 电影原创设定:阿卡诺斯马戏团是为《神奇动物》电影系列专门创作的设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入纳吉尼的背景故事,将这位日后成为伏地魔最忠诚的魂器的角色,与更早期的魔法世界历史联系起来。
  • 连接剧情线索:通过马戏团这个环境,编剧 J.K. 罗琳成功地将孤立的克雷登斯与拥有悲惨过去的纳吉尼联系在一起,为《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故事线提供了重要的情感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