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魔法物品

食用魔法物品

食用魔法物品 (Edible Magical Items) 是指被施加了魔法,可供食用的糖果、点心或食品的总称。这些物品在巫师界广受欢迎,尤其受到年轻巫师的青睐。其魔法效果多种多样,从单纯的娱乐、恶作剧(如暂时将食用者变成一只金丝雀),到模拟疾病症状以帮助学生逃课。 这些魔法食品主要在专门的糖果店和玩笑商店出售,其中最著名的包括位于霍格莫德村的蜂蜜公爵糖果店,以及由弗雷德和乔治・韦斯莱对角巷创立的韦斯莱魔法把戏坊

以下是《哈利・波特》原著中提及的主要食用魔法物品,按其主要来源和类型分类。

  • 比比多味豆 (Bertie Bott's Every Flavour Beans): 巫师界最著名的糖果之一。其味道包罗万象,从巧克力、薄荷等常规口味,到鼻屎、耳屎、呕吐物和烂鸡蛋等古怪甚至恶心的味道。品尝比比多味豆充满风险和趣味,因为食用者永远无法预知下一颗的味道。阿不思・邓布利多曾提到,他在年轻时不幸吃到一颗呕吐物味的豆子后,便对它失去了好感。
  • 巧克力蛙 (Chocolate Frogs): 被施了魔法的巧克力,外形酷似青蛙,在包装被打开后能像真的青蛙一样跳动。每一包巧克力蛙都附有一张“著名男女巫师”画片,可供收集。哈利・波特在第一次前往霍格沃茨的特快列车上,通过巧克力蛙得到了他的第一张邓布利多画片。
  • 滋滋蜜蜂糖 (Fizzing Whizbees): 一种大型的果子露球,食用后能让食用者短暂地离地漂浮几英寸。
  • 酸棒糖 (Acid Pops):罗恩・韦斯莱描述,这种糖果的酸度极高,“能把你的舌头烧个洞”。
  • 羽毛笔糖 (Sugar Quills): 外形酷似羽毛笔的硬糖,深受霍格沃茨学生欢迎。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假装支着头思考,同时偷偷吸吮这种糖果。更高级的版本甚至不会褪色。
  • 妖怪牌超强力吹泡泡糖 (Drooble's Best Blowing Gum): 这种泡泡糖可以吹出蓝铃花颜色的巨大泡泡,并且能持续数天不破。
  • 冰镇小老鼠 (Ice Mice): 一种吃了之后能让牙齿打战并发出吱吱叫声的糖果。
  • 会爆炸的夹心软糖 (Exploding Bonbons): 一种会在食用者口中发生小规模爆炸的糖果。
  • 蟑螂堆 (Cockroach Clusters): 一种外形类似蟑螂的糖果,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中,“蟑螂堆”曾一度被用作邓布利多校长办公室的入口令。

弗雷德和乔治・韦斯莱发明并销售的恶作剧糖果系列,其主要产品线为“速效逃课糖”,专门用于帮助学生伪造病症以逃避不想上的课。

  • 速效逃课糖 (Skiving Snackboxes): 一个包含多种恶作剧糖果的组合产品。每种糖果都分为两半:一半会引发特定的病症,另一半则是解药。
    • 鼻血牛轧糖 (Nosebleed Nougat): 食用后导致鼻血流淌不止。
    • 昏迷花糖 (Fainting Fancies): 食用后会使人立即昏倒。
    • 呕吐糖片 (Puking Pastilles): 食用后会引发剧烈呕吐。
    • 热病软糖 (Fever Fudge): 食用后会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出现严重发烧的症状。
  • 金丝雀饼干 (Canary Creams): 被施加了简单变形咒的奶油饼干。食用者会在短时间内突然变成一只巨大的金丝雀,但魔法效果很快就会消失,食用者随之恢复人形,仅掉落几根羽毛。纳威・隆巴顿曾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尝试了这种饼干。

除了本身被附魔的食品外,普通的食物和饮品也常常被用作传递魔法效果的媒介,尤其是在魔药的使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