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白

馬克白

  • 類型 (Type): 舞台劇、文化禁忌
  • 所有者 (Owners): 不適用
  • 制造者 (Maker): 威廉・莎士比亞

《馬克白》 (Macbeth) 是一部由麻瓜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創作的著名悲劇。劇本內容圍繞著一位名叫馬克白的蘇格蘭將軍,他在三位女巫的預言蠱惑下,出於野心而殺害國王、篡奪王位,並最終在罪惡感和眾叛親離中走向毀滅。 雖然這是一部文字作品,但其在巫師和麻瓜的戲劇界中都具有實質的文化影響力,尤其以其所謂的“詛咒”而聞名。

在《哈利・波特》的世界中,《馬克白》最顯著的“特性”是它在巫師戲劇界同樣被視為一個不祥的禁忌。與麻瓜戲劇界的迷信完全一樣,巫師們相信直接在劇院裡說出“馬克白”這個名字會帶來厄運。 這種迷信源於該劇與黑魔法、詛咒和不祥預言的緊密聯繫。在巫師世界裡,這種迷信似乎有著真實的歷史依據,而不僅僅是空穴來風。它的主要“用途”是作為一個文化符號,體現了巫師社會中存在的、與麻瓜世界驚人相似的迷信和傳統。

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中,榮恩・衛斯理在閱讀《預言家日報》時提及了這部劇。報紙上的一篇文章報導了巫師界的迷信,並特別提到了一場“命運多舛、由全男巫班底演出的《馬克白》”。 根據該報導,那次演出災難頻發,其中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劇院老闆的環狀皺領戲服在演出過程中“神秘地着了火”。這次事件成為了巫師界相信該劇受到詛咒的有力證據之一,並鞏固了其在巫師戲劇文化中的不祥地位。

《馬克白》在《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提及雖然簡短,但起到了重要的世界觀建構作用。

  • 文化橋樑:它揭示了巫師世界與麻瓜世界在文化層面上的驚人共通性。一些源自麻瓜世界的文藝作品和迷信,同樣滲透並存在於巫師社會中,表明兩個世界在歷史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增添真實感:這個細節為巫師世界增添了日常生活的真實感和深度,表明他們也擁有自己的娛樂、藝術以及與之相關的行業趣聞和迷信。
  • 情節點綴:作為榮恩・衛斯理在閱讀報紙時的閒談內容,它自然地豐富了角色之間的互動,並在緊張的情節中插入了一段輕鬆有趣的文化背景介紹。
  • 真實世界的迷信:在現實世界的戲劇界,“麥克白詛咒”是一個流傳數百年的真實迷信。演員和劇組人員會避免在劇院內直接說出“Macbeth”這個詞,而改用“那部蘇格蘭戲劇” (The Scottish Play) 來代指它。傳說認為,莎士比亞在劇中使用了真實的女巫咒語,從而觸怒了真正的女巫,使其對該劇下了一個詛咒。歷史上,許多《馬克白》的演出都曾遭遇過不幸的意外事故。
  • 作者的巧思:J.K. 羅琳將這一真實的麻瓜迷信引入巫師世界,是一個巧妙的寫作手法,它不僅讓讀者感到親切和有趣,也合理化了魔法世界中可能存在的、基於魔法的真實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