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會的密令
基本信息
歷史
第一次鳳凰會
第一次鳳凰會成立於 1970 年代,即佛地魔首次掌權的黑暗時期。鄧不利多召集了一批勇敢的巫師和女巫,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與食死人作戰。這一時期的鳳凰會成員付出了慘重的代價,許多成員,如詹姆・波特與莉莉・波特,以及麥金農家族和彭斯家族都在戰爭中犧牲。此外,法蘭克・隆巴頓與愛麗絲・隆巴頓夫婦被食死人用酷刑咒折磨至永久性精神創傷。 組織內部也出現了叛徒——小矮星彼得,他將波特夫婦的藏身之處洩露給了佛地魔,直接導致了他們的死亡。隨著 1981 年佛地魔的倒台,第一次鳳凰會的使命暫告結束,組織也隨之解散。
第二次鳳凰會
1995 年,在哈利・波特於三巫鬥法大賽的墓地中目睹佛地魔復活後,鄧不利多立即重新召集了鳳凰會。由於當時的魔法部部長康尼留斯・夫子拒絕承認佛地魔的回歸,並極力抹黑哈利和鄧不利多,因此第二次鳳凰會的行動變得更加隱秘和艱難。 組織將總部設在天狼星・布萊克的家族老宅——受赤膽忠心咒保護的古里某街十二號。其主要任務包括:
在鄧不利多去世後,鳳凰會繼續在金利・俠鉤帽等核心成員的領導下運作,策劃了著名的「七個波特」轉移行動,並在佛地魔控制魔法部後,透過地下電台「波特瞭望站」(`Potterwatch`) 傳遞真實消息,鼓舞反抗士氣。最終,鳳凰會成員在霍格華茲大戰中扮演了至關重要的領導和戰鬥角色。
已知成員
以下僅列出部分核心或提及的成員。
溝通與運作方式
名字詞源
- 密令 (Order): 這個詞既指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團體 (an order),也帶有「命令」(an order) 的含義,強調了其成員在鄧不利多的領導下,為了一個共同目標而行動的特質。
幕後信息
- 電影改編: 電影中對鳳凰會的描寫更側重於行動場面,例如在第五部開頭護送哈利的飛行場景,該場景在原著中並不存在。(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