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简介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Harry Potter and the Prisoner of Azkaban) 是 J.K. 罗琳所著的《哈利・波特》系列小说的第三部。本书在叙事基调上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风格比前两部更为黑暗和成熟,深入探讨了恐惧、偏见、背叛与真相等主题。 故事讲述了哈利・波特在霍格沃茨的第三个学年,他不仅要面对从魔法监狱阿兹卡班越狱的神秘囚徒小天狼星・布莱克的威胁,还要对抗能够吸走人类快乐的恐怖生物——摄魂怪。这本书也是系列中唯一一部伏地魔没有在当前时间线中直接登场的作品,其情节核心围绕着揭开哈利父母被背叛的尘封往事。
出版信息
情节概述
故事始于哈利・波特在德思礼一家度过的又一个难熬的暑假。在侮辱哈利父母的玛姬・德思礼姑妈来访时,哈利无意中施展魔法,将她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人形气球。担心被魔法部开除的哈利逃离了德思礼家,并意外搭上了为落难巫师服务的骑士公共汽车,抵达了破釜酒吧。在那里,魔法部长康奈利・福吉非但没有惩罚他,反而安抚他留在了对角巷。哈利很快得知,臭名昭著的杀人犯小天狼星・布莱克——据信是伏地魔的忠实追随者——从戒备森严的阿兹卡班监狱越狱,并且人们普遍认为他的目标就是哈利。 为了保护学生,霍格沃茨被派驻了来自阿兹卡班的守卫——摄魂怪。这些恐怖的生物以吸食人类的快乐为生,并能唤起人们最痛苦的回忆。哈利对摄魂怪的反应尤为强烈,它们的存在总会让他听到母亲临死前的尖叫。在前往学校的霍格沃茨特快列车上,哈利第一次遭遇摄魂怪并因此昏厥,所幸新的黑魔法防御术课教授莱姆斯・卢平及时出手将它赶走。 新学年里,哈利和朋友们选修了新的课程,如海格教授的保护神奇生物课和西比尔・特里劳妮教授的占卜课。在第一堂保护神奇生物课上,德拉科・马尔福因挑衅鹰头马身有翼兽巴克比克而受伤,导致巴克比克被判处死刑。与此同时,摄魂怪的存在持续威胁着哈利,尤其是在一场魁地奇比赛中,它们导致哈利从扫帚上摔落,其心爱的光轮2000也被打人柳摧毁。为了对抗摄魂怪,卢平教授决定私下教导哈利掌握高级咒语——守护神咒。 通过弗雷德・韦斯莱和乔治・韦斯莱赠送的活点地图,哈利得以秘密潜入霍格莫德村。在村里,他无意中听到了关于小天狼星・布莱克的惊人真相:布莱克曾是哈利父亲詹姆・波特最好的朋友,也是哈利的教父,但他被指控背叛了波特夫妇,将他们的藏身之处泄露给伏地魔,并杀害了另一位朋友彼得・佩迪鲁和十二个麻瓜。 故事在巴克比克行刑的当晚达到高潮。罗恩・韦斯莱的宠物老鼠斯卡伯突然咬了他并逃向打人柳,一条黑色大狗随即将罗恩拖入了树下的秘道。哈利和赫敏・格兰杰紧随其后,发现秘道通往尖叫棚屋。在那里,他们震惊地发现黑狗就是小天狼星・布莱克的阿尼玛格斯形态。卢平教授也在此刻赶到,并揭示了全部真相:他本人是一名狼人;真正的叛徒是彼得・佩迪鲁,他才是波特家的保密人,并且他也是一名未注册的阿尼玛格斯,在过去十二年里一直伪装成罗恩的老鼠斯卡伯;而小天狼星・布莱克是无辜的。 在西弗勒斯・斯内普的干预下,众人将恢复人形的佩迪鲁押回城堡,但当晚的月圆使卢平教授变身为狼人,混乱中佩迪鲁趁机逃脱。哈利与小天狼星在湖边遭到大批摄魂怪的围攻,就在他们濒临绝望之际,一个强大的守护神出现并驱散了所有摄魂怪。 阿不思・邓布利多相信了哈利的说法,并巧妙地提示赫敏・格兰杰使用她整个学年都在秘密使用的时间转换器。哈利和赫敏回到三小时前,成功地在行刑前救走了巴克比克,并用它帮助小天狼星・布莱克逃离了霍格沃茨。哈利也意识到,在湖边召唤出强大守护神拯救自己的,正是未来的自己。 学期结束时,卢平因其狼人身份被曝光而辞职。小天狼星・布莱克则在远方继续逃亡,但他以教父的身份给予了哈利真正的关爱和支持。
引入的重要角色与概念
- 引入角色:
- 引入的魔法生物与形态:
- 引入的魔法物品与地点:
- 引入的魔法与咒语:
主题与象征
- 真相与误解: 整个故事的核心驱动力是揭开过去的真相。小天狼星・布莱克被整个魔法世界误解为恶贯满盈的叛徒,而真正的罪犯却以英雄朋友的身份被铭记,这突显了表象与事实之间的巨大鸿沟。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本书被改编为同名电影《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于2004年上映,由阿方索・卡隆 (Alfonso Cuarón) 执导。该片在视觉风格上比前作更加黑暗和艺术化,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电影为了叙事节奏,删减了一些细节,例如并未详细解释活点地图的四位创造者“月亮脸、虫尾巴、大脚板和尖头叉子”分别是谁。(电影设定)
- 作者访谈: J.K. 罗琳曾表示,创作《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是她写作七本书过程中最愉快的一次经历。(作者访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