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 (上)

《哈利波特——死神的圣物 (上)》是《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第七部,于 2010 年上映(电影设定)。该片改编自 J.K. 罗琳所著的第七本,也是最后一本小说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的前半部分。电影由大卫・叶茨执导,讲述了 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阿不思·邓布利多 去世后,离开 霍格沃茨,开始执行摧毁 伏地魔魂器 的危险任务。 与前几部电影不同,这部电影的大部分情节发生在 霍格沃茨 之外,呈现出一种公路电影的风格,基调更为黑暗、压抑,着重刻画了三位主角在逃亡过程中的孤独、恐惧与友情的考验。

  1. 逃离德思礼家凤凰社 成员执行“七个波特之战”计划,护送 哈利·波特 离开 女贞路。行动中,他们遭到 食死徒 的伏击,导致 海德薇疯眼汉穆迪 牺牲。
  2. 陋居婚礼与魔法部陷落:在 陋居 举行的 比尔·韦斯莱芙蓉·德拉库尔 的婚礼上,魔法部伏地魔 势力攻陷的消息传来,食死徒 袭击了婚礼现场。哈利、罗恩和赫敏被迫幻影移形逃亡。
  3. 寻找魂器:三人组首先躲藏在 格里莫广场12号,从 克利切 处得知 雷古勒斯·阿塔洛斯·布莱克 曾偷走真正的 斯莱特林的挂坠盒。他们随后潜入由 多洛雷斯·乌姆里奇 控制的 魔法部,成功从她手中夺回了挂坠盒 魂器
  4. 友情的考验:在漫长的逃亡途中,由于无法摧毁挂坠盒,其邪恶力量不断侵蚀着三人的心智。罗恩·韦斯莱 在一次激烈的争吵后,选择离开哈利和赫敏。
  5. 戈德里克山谷的遭遇:哈利与赫敏前往 戈德里克山谷,希望找到关于 邓布利多 的线索和 格兰芬多宝剑。他们在那里拜访了哈利父母的墓地,但却落入了伪装成 巴希达·巴沙特 的巨蛇 纳吉尼 的陷阱。在战斗中,哈利的 魔杖 被赫敏的咒语意外折断。
  6. 宝剑与魂器的毁灭:在哈利最绝望的时刻,一个银色的 牝鹿 守护神 指引他找到了藏在冰湖底的 格兰芬多宝剑。当他试图取剑时,挂坠盒 魂器 险些将他勒死。此时,罗恩·韦斯莱熄灯器 的指引下回归,救下哈利并用宝剑摧毁了挂坠盒。
  7. 死亡圣器的传说:为了解开一个神秘符号的含义,三人拜访了 谢诺菲留斯·洛夫古德。他们从他口中听说了“三兄弟的传说”,了解了 死亡圣器 的存在——即 老魔杖复活石隐形衣
  8. 马尔福庄园的囚禁:三人被 搜捕队 抓获,并被带到 马尔福庄园。在那里,赫敏·格兰杰 遭到了 贝拉特里克斯·莱斯特兰奇 的残酷折磨。家养小精灵 多比 及时出现,成功营救了他们和一同被囚禁的 卢娜·洛夫古德奥利凡德 等人。然而,在逃离过程中,多比 被贝拉特里克斯掷出的匕首击中,不幸牺牲。
  9. 结局:电影的结尾,伏地魔 打开了 邓布利多的坟墓,从他手中夺走了威力无穷的 老魔杖

该电影为了戏剧效果和叙事节奏,对原著进行了一些改编和删减,主要区别如下:

  • 开篇场景:电影以 赫敏·格兰杰 对其父母施展 一忘皆空 并从家庭照片中抹去自己身影的场景作为开场,直观地展现了她的牺牲。在原著中,这一情节仅由赫敏在后续对话中提及。(电影设定)
  • 哈利与达力的和解:电影完全删除了 达力·德思礼 在离开 女贞路 前与哈利和解,并表达感谢的场景。(电影设定)
  • 斯克林杰宣读遗嘱:原著中,时任魔法部长的 鲁弗斯·斯克林杰 亲自前往 陋居 宣读 邓布利多 的遗嘱。电影中则改为在他死后,通过一个魔法留声装置向三人传达遗嘱内容。(电影设定)
  • 帐篷中的舞蹈:在罗恩离开后,电影增加了一段哈利为了安慰悲伤的赫敏而邀请她在帐篷里跳舞的原创情节,这段情节在原著中并不存在。(电影设定)
  • 纳吉尼的攻击方式:在 戈德里克山谷,电影中 纳吉尼 是从 巴希达·巴沙特 的尸体中“爆体而出”攻击哈利和赫敏,视觉冲击力更强。原著中描述更为隐晦,是蛇从尸体中爬出。(电影设定)
  • 角色的省略:电影省略了部分次要情节和角色,例如关于 泰德·唐克斯迪安·托马斯 等人的逃亡经历,以及 克利切 态度转变的完整心路历程。(电影设定)
  • 分拆决定:制片方决定将最后一本书拆分为两部电影,是为了更完整地呈现原著复杂的情节,避免删减过多关键内容,从而为整个系列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电影设定)
  • 多比的遗言:在电影中,多比 在哈利怀中断气前的最后一句话是:“Such a beautiful place, to be with friends. Dobby is happy to be with his friend, Harry Potter. (多么美丽的地方,能和朋友们在一起。多比很高兴能和他的朋友——哈利・波特——在一起。)” 这句台词是电影原创的。在原著中,他最后的遗言仅仅是“哈利……波特……”。(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