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的坟墓

  • 类型 (Type): 临时性魔法造物;黑魔法
  • 所有者 (Owners): 伏地魔 (施咒者)
  • 制造者 (Maker): 活化魔法由伏地魔施展;实体墓碑为麻瓜制造

“奔跑的坟墓”的实体是位于小汉格顿墓地中,属于里德尔家族的一座大理石墓碑。这座墓碑十分气派,上面雕刻着其主人的姓名:托马斯・里德尔玛丽・里德尔以及汤姆・里德尔。在伏地魔黑魔法作用下,这座沉重的石质墓碑能够从地基中拔地而起,并像一个有生命的物体一样自行移动。

该物品的核心魔法特性是活化 (animation),这是一种能赋予无生命物体自主行动能力的高深魔法。在此特定情境下,考虑到施咒者及其意图,这种活化无疑属于黑魔法的范畴。 其在故事中展现的唯一用途是充当一个移动的、无法逾越的障碍物。在伏地魔的重生仪式上,当哈利・波特小矮星彼得松绑并试图逃离墓地时,这座墓碑自动升起并精准地移动,封堵了哈利的退路。它将哈利困在决斗场地,迫使他必须直面刚刚重获肉身的伏地魔

该墓碑本身是为纪念在1943年被少年时期的汤姆・马沃罗・里德尔(即后来的伏地魔)所杀害的麻瓜父亲、祖父和祖母而立。在长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它都只是一座普通的麻瓜墓碑,静静地矗立在小汉格顿的教堂墓地中。 其被魔法赋予生命的事件仅发生过一次,是在1995年6月24日的夜晚。在三强争霸赛的最后一个项目结束后,哈利・波特门钥匙带到此地,并见证了伏地魔的重生仪式。正是在这个夜晚,伏地魔为了阻止哈利逃跑,临时对这座墓碑施加了活化魔法。

“奔跑的坟墓”是《哈利・波特与火焰杯》高潮部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元素。它的出现具有多重意义:

  • 展现力量: 它直观地展示了伏地魔重生后强大的魔法实力和对环境的绝对掌控力。
  • 象征无情: 伏地魔毫不犹豫地利用自己家族的墓碑作为工具,突显了他对自身麻瓜血统的鄙夷和对一切事物(包括亲缘象征)的利用心态。
  • 推动情节: 它彻底切断了哈利・波特的逃生希望,制造了极度的压迫感和绝望氛围,直接促成了哈利与伏地魔在后者拥有完整肉身后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并最终导致了“闪回咒”现象的发生。
  • “奔跑的坟墓”并非一个官方的魔法物品名称,而是根据其在书中的行为而形成的一个描述性术语,常用于粉丝和资料整理者的讨论中。
  • 在电影改编版《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这一情节被显著修改。墓碑本身并未移动,而是墓碑顶端的死神天使雕像被活化,它伸出石质的翅膀和手臂将哈利・波特牢牢地捆缚在墓碑上。(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