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都・羅克五

奧古斯都・羅克五 (Augustus Rookwood) 是一位食死人,在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他作為佛地魔安插在魔法部內的間諜,扮演了極其關鍵的角色。他利用其在神秘事務司擔任不能說的人 (Unspeakable) 的職位,為佛地魔竊取了大量重要情報。在第二次巫師戰爭中,他參與了數場關鍵戰役,並對弗雷・衛斯理的死亡負有直接責任。

佛地魔首次掌權期間,羅克五成功滲透魔法部,在高度機密的神秘事務司工作。憑藉此職位,他得以接觸到魔法部最深層的秘密。他將情報傳遞給佛地魔,其中一些情報來自於毫無戒心的同事,例如魯多・貝漫。貝漫當時誤以為羅克五是自己父親的朋友且忠於魔法部,因此將情報透露給他。 佛地魔倒台後,羅克五的間諜身份被另一位被捕的食死人 伊果・卡卡夫所揭發。在阿不思・鄧不利多儲思盆記憶中,卡卡夫為了換取自身自由,向巫審加碼指證羅克五是食死人。羅克五隨後被捕並被判處在阿茲卡班終身監禁。

1996年,羅克五與 貝拉・雷斯壯 等九名食死人一同從阿茲卡班集體越獄,重新回到佛地魔的麾下。 他參與了神秘部門之戰,其任務是從哈利・波特手中奪取關於他和佛地魔預言。在戰鬥中,羅克五向其追隨者們提供了關於神秘事務司內部房間的專業知識。戰鬥結束後,他與大多數參與行動的食死人一同被捕,並再次被送回阿茲卡班。 在佛地魔於1997年完全掌控魔法部後,羅克五再次被釋放。他參與了霍格華茲大戰,在戰鬥中,他施放了一道導致爆炸的詛咒,直接造成了弗雷・衛斯理的死亡。不久之後,他被阿波佛・鄧不利多用昏擊咒擊敗。

書中對羅克五的外貌描述不多,最顯著的特徵是:

  • 面帶痘疤 (pockmarked face) 且身材高大。
  • 儲思盆的記憶中,他被描述為有著油膩的頭髮和一副焦慮不安的樣子。

羅克五是一位狡猾、冷酷且極度忠誠的食死人

  • 善於偽裝與操縱:他能多年在魔法部內擔任間諜而不被發現,顯示出其高超的偽裝能力和心計。
  • 冷酷無情:作為佛地魔的追隨者,他對使用黑魔法毫不猶豫,並在霍格華茲大戰中冷血地殺害了弗雷・衛斯理
  • 知識淵博:身為一名不能說的人,他對深奧且危險的魔法領域有著深刻的理解,這也使他成為佛地魔陣營中極具價值的成員。
  • 黑魔法:羅克五精通黑魔法,能夠施展致命的詛咒。他用一道威力強大的爆炸咒殺死了弗雷,證明了他在攻擊性魔法上的高強實力。
  • 決鬥技巧:他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決鬥者,曾參與過神秘部門之戰霍格華茲大戰等多次激烈戰鬥。
  • 專業知識:他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從神秘事務司獲得的秘密知識,這些知識對於佛地魔理解預言和魔法部的內部運作至關重要。
  • 魔杖:其魔杖的木材、杖芯和長度均未在書中提及。
  • 食死人長袍與面具:作為食死人的標準裝備,用於在執行任務時隱藏身份。
  • Augustus:一個源自拉丁語的羅馬皇帝頭銜,意為「尊貴的」、「威嚴的」。這個名字可能暗示了他在食死人中的地位或其傲慢的性格。
  • Rookwood:極有可能影射了歷史上1605年英國「火藥陰謀」(Gunpowder Plot) 的參與者之一 Ambrose Rookwood。這位歷史人物為該陰謀提供了火藥。這一聯繫極具深意,因為奧古斯都・羅克五正是用一道爆炸咒殺死了弗雷・衛斯理。此外,「Rook」是一種鴉科鳥類(禿鼻烏鴉),在西方文化中常與不祥、死亡和黑暗聯繫在一起。
  • 在電影《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中,伊果・卡卡夫在審判中指認羅克五的場景被描繪出來,由演員理查・特林德 (Richard Trinder) 飾演。在後續電影中,他的角色多為背景人物,其在書中許多關鍵情節(如殺害弗雷・衛斯理)並未被明確地歸於他個人。(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