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斯禮家族

德斯禮家族(The Dursley family)是居住在薩里郡小惠因區水蠟樹街四號的一個富裕的麻瓜家庭。该家族由威農・德斯禮、其妻子佩妮・德斯禮(娘家姓為伊凡)以及他們的兒子達力・德斯禮組成。在莉莉・波特詹姆・波特夫婦被佛地魔殺害後,德斯禮夫婦極不情願地收養了他們的外甥——哈利・波特。 在故事中,德斯禮家族代表了與魔法世界格格不入、極度崇尚“正常”的麻瓜社會。他們對魔法抱持著深深的恐懼和厭惡,並因此對哈利・波特進行了長達十年的精神虐待與忽視。他們的存在不僅為哈利的童年蒙上陰影,也成為了魔法世界與非魔法世界之間衝突與隔閡的縮影。

  • 早年關係佩妮・德斯禮从小就因妹妹莉莉・波特的女巫身份而心生嫉妒與自卑。她曾寫信給阿不思・鄧不利多請求進入霍格華茲就讀但遭到拒絕,這加深了她對魔法世界的排斥。她後來與思想同樣刻板、厭惡一切異常事物的威農・德斯禮結婚,並在一次災難性的會面後,徹底斷絕了與波特夫婦的來往。
  • 收養哈利:1981年,在波特夫婦遇害後,鄧不利多將年僅一歲的哈利送到德斯禮家門口。由於莉莉的犧牲所形成的血緣保護魔法,只要哈利稱水蠟樹街四號為家,他在那裡便能得到保護,直到成年。佩妮出於對妹妹僅存的一絲親情(或責任感),接納了哈利。
  • 哈利的童年:在接下來的十年裡,德斯禮一家將哈利視為負擔與恥辱。他們讓哈利住在樓梯下的碗櫥裡,穿著達力的舊衣服,並對他百般刁難,同時極力溺愛自己的兒子達力。他們向哈利謊稱其父母死於車禍,並嚴禁他提及任何與魔法相關的事情。
  • 魔法世界的介入:在哈利十一歲生日前夕,霍格華茲的錄取通知信如雪片般飛來,徹底打亂了德斯禮一家維持“正常”生活的企圖。威農為了躲避信件,帶著全家逃到海上的一間小屋,但魯霸・海格最終還是找到了他們,並將哈利的巫師身份告知了他。
  • 後續生活:在哈利進入霍格華茲後,德斯禮一家每年暑假仍需接待他。這段時間充滿了各種摩擦與魔法意外,例如家庭小精靈多比的搗亂、瑪姬・德斯禮姑媽被意外充氣,以及衛斯理一家透過壁爐來訪等事件。
  • 催狂魔襲擊:在1995年的夏天,兩隻催狂魔襲擊了哈利與達力。這次事件迫使佩妮揭示了她對魔法世界有著超乎預期的了解,並在收到鄧不利多咆哮信後,頂住了威農的壓力,堅持讓哈利留在家裡。這次襲擊也成為達力・德斯禮轉變的契機。
  • 最終告別:1997年,第二次巫師戰爭全面爆發,鳳凰會成員護送德斯禮一家到安全地點避難。在離開前,達力首次對哈利表達了關心與感激,承認哈利救了他的命。佩妮則在最後一刻猶豫著想對哈利說些什麼,但最終還是轉身離去,為這段複雜的關係畫下了句點。

“我不准家裡有任何…任何奇怪的事情發生!” 一個身形魁梧、脖子很短、留著濃密黑鬍子的男人。他是鑽頭公司格朗寧的主管。他的世界觀極其狹隘,對任何他認為“不正常”的事物都懷有極度的厭惡與恐懼,尤其是魔法。他專制、易怒且思想僵化,是家庭中反魔法立場最堅定的人。

“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聽說我完美的妹妹莉莉這樣,莉莉那樣。” 一個身材瘦削、金髮、脖子比常人長一倍的女人,她利用長脖子來窺探鄰居。佩妮的性格核心是源於對妹妹莉莉魔法天賦的終生嫉妒。她一生都在努力追求並維持一種乏味的、循規蹈矩的“正常”生活,以此來否定她無法擁有的魔法世界。儘管她表面上對哈利冷酷無情,但在內心深處,她對失去妹妹的悲痛和血緣的羈絆從未完全消失。

“我不認為你是個廢物。” 德斯禮夫婦的獨子,從小被極度溺愛,導致他肥胖、霸道且喜歡欺凌弱小,哈利是他最主要的受害者。然而,在經歷了催狂魔的襲擊後,他被迫直面自己內心深處的恐懼和不堪,性格開始發生轉變。在與哈利告別時,他表現出的笨拙善意,證明了他最終擺脫了父母的偏見,擁有了自己的是非判斷。

  • 哈利・波特:作為他們的外甥,哈利是德斯禮一家“不正常”生活的核心來源。他們對他的態度是恐懼、厭惡和責任感的矛盾結合體。
  • 莉莉・波特詹姆・波特:佩妮對妹妹莉莉的感情極為複雜,既有嫉妒也有殘存的姐妹情誼。威農則從一開始就極度鄙視他眼中“不務正業”的詹姆・波特
  • 瑪姬・德斯禮:威農的姐姐,她和威農一樣厭惡哈利,並樂於用言語侮辱哈利及其父母,最終被憤怒的哈利用魔法吹脹成一個大氣球。
  • 魔法世界:德斯禮一家視整個魔法世界為威脅。他們尤其懼怕阿不思・鄧不利多,但也正因如此,他們才不敢違背他留下的指示。
  • Dursley (德斯禮):此名來自 J.K. 羅琳出生地附近的一個英國小鎮。羅琳表示她選擇這個名字並非因為對該地有任何反感,純粹是喜歡這個名字的發音所帶來的刻板、嚴肅的感覺。
  • Vernon (威農):一個聽起來相當平庸且嚴肅的英文名字,符合其古板的性格。
  • Petunia (佩妮):“喇叭花”的意思。這是一種常見甚至有些俗氣的花,與她妹妹優雅的名字“Lily”(百合)形成鮮明對比,暗示了姐妹間的關係。
  • Dudley (達力):一個聽起來有些笨拙的英國名字,同時 “dud” 在英語中有“無用之物、啞彈”的含義,與其早期被寵壞的形象相符。
  • 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 電影中,有一個被刪減的場景,佩妮在離開前對哈利說:“那晚在戈德里克山谷,失去媽媽的人不只你一個。”這句台詞更直接地展現了她內心的矛盾與悲傷。(電影設定)
  • J.K. 羅琳在 Pottermore 網站上透露,威農對詹姆的厭惡源於一次非常糟糕的初次見面,當時詹姆的玩世不恭和對金錢的漠視徹底激怒了注重物質的威農。(Pottermore)
  • 羅琳也澄清,佩妮在與哈利告別時,幾乎就要開口祝福他,但她長久以來的習慣和苦澀阻止了她。這成為她最後一次見到哈利的遺憾。
  • 根據羅琳的說法,成年後的哈利與達力保持著“聖誕賀卡”式的往來。達力結了婚並有了兩個麻瓜孩子,哈利有時會帶著家人在達力一家拜訪親戚時順道探望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