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思禮一家
簡介
德思禮一家是哈利・波特在世上唯一的親戚,一個居住在英國薩里郡 小惠金區 水蠟樹街四號的典型麻瓜家庭。家庭成員包括姨丈威農・德思禮、姨媽佩妮・德思禮以及他們的兒子,也就是哈利的表哥達力・德思禮。他們極度崇尚所謂的「正常」生活,對任何奇特或神秘的事物,尤其是魔法,抱持著極深的恐懼和憎惡。 在莉莉・波特與詹姆・波特被佛地魔殺害後,德思禮一家不情願地收養了年幼的哈利。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多年裡,他們對哈利進行了殘酷的精神虐待與忽視,將他視為家庭的恥辱與負擔。他們在故事中扮演著與魔法世界形成鮮明對比的角色,代表了狹隘、偏見和對未知的非理性恐懼。
家庭成員
- 瑪姬・德思禮 (Marjorie “Marge” Dursley): 威農的姐姐,並非德思禮家庭的核心成員,但偶爾會來訪。她和弟弟一樣鄙視哈利,並且熱衷於飼養牛頭犬。在《哈利波特:阿茲卡班的逃犯》中,她因侮辱哈利的父母而被哈利無意間施法變成了一個人形氣球。
家庭背景與價值觀
德思禮一家的世界觀完全建立在維持表面上的完美與正常之上。他們居住的水蠟樹街四號是一棟一塵不染、整齊劃一的郊區住宅,這也反映了他們內心對秩序和可預測性的極度渴望。他們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被鄰居發現他們與「波特家那種人」有任何關聯。 他們的價值觀是極端物質主義和世俗的。他們以威農的穩定工作、家裡的汽車和達力就讀的斯梅廷學校 (Smeltings) 為榮。任何無法用常理或金錢衡量的東西,在他們眼中都是可疑和危險的。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使他們無法理解也無法接納魔法世界,最終導致了他們與哈利之間不可避免的隔閡。
在故事中的作用
- 最終的和解: 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中,當德思禮一家在鳳凰會的保護下撤離時,達力首次對哈利表達了感激與關心,承認哈利曾在催狂魔的攻擊中救了他。這一刻象徵著達力的人性覺醒,也為哈利與德思禮一家之間長達十幾年的緊張關係畫下了一個複雜但帶有一絲溫情的句點。
名字詞源
- Dursley (德思禮): 這是英格蘭格洛斯特郡一個真實的市鎮名。J.K. 羅琳選擇這個名字可能是因為它的發音聽起來有些沉悶和不討喜,符合這家人的性格特點。(Pottermore)
- Vernon (威農): 一個相當普遍的男性英文名字,沒有特殊的魔法意涵,強調其普通麻瓜的身份。
- Petunia (佩妮): 意為「矮牽牛花」。這是作者精心設計的對比,她的妹妹是「Lily」(百合花)。在花語中,矮牽牛花有時象徵著「憎恨」或「憤怒」,這恰好反映了佩妮對莉莉魔法能力的嫉妒與怨恨。
- Dudley (達力): 既是英國的一個地名,發音也近似於「dud」(無用之物、啞彈),暗示了他被寵壞後缺乏真正內涵的性格。
幕後信息
- 作者的補充: J.K. 羅琳在訪談中透露,成年後的哈利與達力保持著最低限度的聯繫,例如互寄聖誕卡,偶爾會帶著各自的家庭見面,但他們之間並未發展出深厚的友誼。(J.K. 羅琳訪談)
- 佩妮未說出口的話: 羅琳也提到,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中佩妮與哈利告別時,她本想對哈利說些祝福的話,但最終因為長久以來的習慣和膽怯而未能說出口。(J.K. 羅琳訪談)
- 電影刪減片段: 在《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1》的電影拍攝中,有一段佩妮與哈利告別的加長片段,佩妮在其中表露了對失去妹妹莉莉的悲傷,但此片段在最終上映版中被剪掉。(電影刪減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