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瑞蒂・伯比奇

查瑞蒂・伯比奇 (Charity Burbage) 是一位女巫,在 伏地魔 (Lord Voldemort) 第二次掌权期间担任 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麻瓜研究 教授。她坚信巫师与 麻瓜 应该和平共处、互相理解,并公开撰文宣扬 麻瓜出身 的巫师并非劣等。由于她的亲麻瓜立场与 食死徒 (Death Eaters) 的纯血至上思想严重对立,她成为了 伏地魔 的目标。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开篇,她的被俘与惨遭杀害,标志着魔法世界最黑暗时期的到来,并为整个故事奠定了沉重而恐怖的基调。

关于伯比奇教授的早年生活及在 霍格沃茨 的求学经历,原著中并未提及。她的故事主要集中在第二次巫师战争时期。 在 阿不思・邓布利多 (Albus Dumbledore) 去世、魔法世界逐渐被 伏地魔 势力渗透后,伯比奇教授并未屈服。她勇敢地在《预言家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公开为麻瓜出身的巫师辩护,并提倡巫师与麻瓜通婚。她认为,通过这种方式,所谓的“纯血”血统衰落问题将不复存在。 这篇文章直接导致了她的不幸。她被 食死徒 绑架,并被带到了 马尔福庄园 (Malfoy Manor),当时那里是 伏地魔 的临时总部。在一次 食死徒 的会议上,她被魔法倒挂在会议桌上方,作为 伏地魔 羞辱和恐吓其追随者的工具。她认出了在场的同事 西弗勒斯・斯内普 (Severus Snape),并向他求救,但 斯内普 为了维持其作为间谍的身份而未作回应。 伏地魔 当众嘲笑了她的信仰,指责她用“谎言”污染年轻巫师的思想。随后,他用 阿瓦达索命咒 (Avada Kedavra) 杀害了伯比奇教授。为了进一步展示他的残忍,他将伯比奇教授的尸体喂给了他的巨蛇 纳吉尼 (Nagini)。

原著中几乎没有关于查瑞蒂・伯比奇外貌的直接描写。她唯一一次出场时,是作为一名被倒挂的俘虏,无法看清其具体样貌。 从她的行为和遗言可以清晰地勾勒出其性格:

  • 勇敢无畏:在魔法世界政治风声鹤唳、食死徒 势力日益猖獗之时,她敢于公开发表挑战纯血优越论的文章,这体现了她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原则。
  • 充满善意与理想主义:她真诚地相信麻瓜与巫师的平等,并致力于消除两个世界之间的偏见与隔阂。她的教职和文章都反映了她对一个更包容、更和谐的魔法世界的向往。
  • 坚守原则: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面对 伏地魔 的嘲讽,她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屈服或后悔的迹象。

作为 霍格沃茨 的一位教授,查瑞蒂・伯比奇无疑是一名合格的女巫。然而,由于 麻瓜研究 是一门理论性而非实践性的课程,书中没有具体展示过她的施法能力或魔法技巧。她的魔杖规格、守护神形态等信息也均为未知。

在原著中,没有任何与查瑞蒂・伯比奇相关的特定重要魔法物品被提及。

  • 西弗勒斯・斯内普:他们是 霍格沃茨 的同事。在临死前,伯比奇教授向 斯内普 恳求“西弗勒斯……求求你……”,这表明他们之间至少存在着相互认识的同事关系,她可能曾相信 斯内普 是可以信赖的。
  • 伏地魔:她是 伏地魔 纯血统理论的坚定反对者,因此被后者视为必须铲除的敌人。伏地魔 利用她的死亡来杀鸡儆猴,并作为其恐怖统治的开端。
  • 阿不思・邓布利多:虽然书中没有直接互动,但作为由 邓布利多 任命并长期在他手下任教的教授,可以推断她认同并支持 邓布利多 的平等与仁爱思想。
  • 查瑞蒂 (Charity):在英语中,“Charity”意为“仁爱、慈善”,是基督教神学三美德(信、望、爱)之一。这个名字完美地契合了她对麻瓜的博爱、同情以及致力于促进巫师与麻瓜之间理解的性格。
  • 伯比奇 (Burbage):可能来源于理查德・伯比奇 (Richard Burbage),他是莎士比亚环球剧院的著名演员之一。这或许暗示了该角色与人文主义和文化研究的联系。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查瑞蒂・伯比奇由女演员卡罗琳・皮克尔斯 (Carolyn Pickles) 饰演。电影中的场景非常忠实地还原了原著小说的开篇章节《黑魔王崛起》。(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