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蜡树街

水蜡树街是一个位于萨里郡小惠金区麻瓜街道,以其整洁划一、毫无新意的郊区风格而著称。这里的房屋外观几乎一模一样,拥有精心修剪的草坪和对“正常”生活的极度追求,完美体现了其主要居民——尤其是德思礼一家——厌恶一切奇异和神秘事物的价值观。 其中,水蜡树街四号弗农・德思礼佩妮・德思礼及其儿子达力・德思礼的住所。1981年11月1日,在伏地魔杀害了詹姆・波特莉莉・波特夫妇后,襁褓中的哈利・波特阿不思・邓布利多安置在这栋房子的门前。从此,这里成为了他名义上的“家”,尽管他从未在此感受到过真正的家庭温暖。哈利在这里度过了压抑的童年,直到他年满十七岁,保护咒失效后才永久离开。

水蜡树街在整个系列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为哈利・波特提供强大的魔法保护。由于他的母亲莉莉・波特为保护他而牺牲,这种基于血缘的古老魔法被阿不思・邓布利多加以巩固和延伸。只要哈利能将他母亲血亲(佩妮・德思礼)的住所称为“家”,并且每年至少回去一次,那么在他成年(十七岁)之前,伏地魔和他的食死徒就无法在此处伤害他。这个保护咒是哈利在年幼时期赖以生存的关键屏障。 关键事件列表:

  •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哈利在这里度过了十年被虐待的童年,住在楼梯下的碗柜里。他在这里收到了无数封来自霍格沃茨的录取通知书,并最终被鲁伯・海格德思礼一家手中接走,得知了自己的巫师身份。
  • 《哈利・波特与密室》: 家庭小精灵多比的出现导致了一场灾难性的晚宴,哈利因此被德思礼一家锁在房间里,后被韦斯莱兄弟用飞行的福特安格里亚汽车救出。
  • 《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哈利因无法忍受玛姬姑妈对父母的侮辱,无意中对她施法使其充气膨胀,并因此离家出走。
  • 《哈利・波特与凤凰社》: 哈利和表哥达力・德思礼在水蜡树街附近遭到摄魂怪的袭击。为了自保,哈利被迫在麻瓜面前使用守护神咒,这直接导致了他在魔法部的听证会。
  • 《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 阿不思・邓布利多亲自来到水蜡树街迎接哈利,并向德思礼一家阐明了保护咒的原理和即将失效的现实,同时警告他们要善待哈利。
  •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 在哈利即将成年的前夕,保护咒即将失效,凤凰社成员在此集结,执行“七个波特”计划,将哈利安全转移。这次离开标志着哈利与水蜡树街的彻底告别,保护咒也随之永久失效。
  • 名字来源: 作者 J.K. 罗琳曾提到,她选择 “Privet” (水蜡树) 这个词是因为这种植物的树篱在英国郊区非常普遍,象征着中产阶级对隐私、秩序和与邻居保持距离的渴望,这与德思礼一家的性格完美契合。罗琳本人表示她并不喜欢这种植物和它所代表的郊区心态。(Pottermore)
  • 电影拍摄: 在第一部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中,水蜡树街的场景是在一个真实的地点(伯克郡布拉克内尔的皮克特街区)拍摄的。但由于拍摄对当地居民造成不便,从第二部电影开始,剧组在利维斯登工作室搭建了完整的水蜡树街布景。(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