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里德尔的日记

这是一本小而薄的黑色硬皮日记本,外观普通,看起来像是在麻瓜商店购买的。日记的封底烫有年份“1943”。 日记内部的纸页是空白的,没有任何文字。赫敏‧格兰杰曾试图用“显形咒”让隐藏的文字显现,但没有成功。这本日记在被摧毁前,对大多数魔法探测都显示为一本普通的空白日记。 根据阿不思‧邓布利多的调查,这本日记是汤姆‧里德尔在伦敦沃克斯霍尔路的一家麻瓜报刊亭购买的。

  • 魂器特性: 这本日记是伏地魔制造的第一个魂器。它包含着他十六岁时的一片灵魂碎片,这使得它几乎坚不可摧,并且拥有独立的邪恶意识。
  • 双向交流: 日记能与任何在上面书写的人进行交流。书写者的文字会消失,而日记会以汤姆‧里德尔的笔迹浮现出回复。这个功能实际上是日记中的灵魂碎片在与书写者互动。
  • 精神操纵与附身: 日记的主要危险在于其强大的精神操纵能力。它会博取书写者的信任,诱使其倾诉秘密和恐惧,从而逐渐汲取对方的生命力。当书写者在情感上完全依赖它时,日记中的灵魂碎片便能控制其思想和行为,实现附身。金妮‧韦斯莱就是因此被控制,被迫打开密室
  • 记忆呈现: 日记可以将读者拉入其中保存的记忆。它曾向哈利‧波特展示了一段经过篡改的记忆,在这段记忆里,汤姆‧里德尔将五十年前打开密室的罪名嫁祸给了鲁伯‧海格
  • 生命力汲取: 通过与书写者的情感交流,日记中的灵魂碎片可以汲取其生命力,用以壮大自身。当它完全吸干宿主的生命后,十六岁的汤姆‧里德尔便能以实体的形态从日记中走出,重获新生。
  1. 创造: 大约在1943年,时年十六岁的汤姆‧里德尔霍格沃茨就读期间,通过放出蛇怪杀害了同学米尔特‧伊丽莎白‧沃伦(即后来的哭泣的桃金娘),并利用这次谋杀完成了分裂灵魂的仪式,将这本日记制作成了他的第一个魂器
  2. 交由保管: 在第一次巫师战争之前,伏地魔将日记交给了他最信任的食死徒之一——卢修斯‧马尔福。他指示卢修斯在时机成熟时,设法将日记送入霍格沃茨,但他并未告知卢修斯这本日记是魂器,只说它是一把开启密室的钥匙和一件强大的武器。
  3. 进入霍格沃茨: 在1992年夏天,卢修斯‧马尔福丽痕书店将这本日记偷偷塞进了金妮‧韦斯莱的二手变形术课本中。他的目的是借此来陷害亚瑟‧韦斯莱,并罢免阿不思‧邓布利多的校长职位。
  4. 控制金妮: 金妮‧韦斯莱开始在日记上书写,很快便被汤姆‧里德尔的灵魂碎片迷惑和控制。在日记的操控下,她重新打开了密室,放出了蛇怪,导致数名学生被石化。
  5. 哈利的发现与毁灭: 金妮意识到日记的邪恶后,试图将其丢弃在哭泣的桃金娘的盥洗室里,但日记被哈利‧波特捡到。哈利与日记交流后,被引入了那段伪造的记忆。最终,在密室的决战中,哈利用从分院帽中拔出的格兰芬多宝剑杀死了蛇怪。随后,他用一根沾有剧毒蛇怪毒液的蛇怪毒牙刺穿了日记。日记流出大量墨水般的液体,其中汤姆‧里德尔的灵魂碎片发出尖叫并被彻底摧毁。
  • 《哈利·波特与密室》的核心: 它是第二部小说的核心情节驱动力,是密室被重新打开、学生被袭击等一系列神秘事件的根源。
  • 首个被摧毁的魂器: 这是哈利‧波特遇到的第一个,也是他亲手摧毁的第一个魂器。尽管当时他并不知道“魂器”的概念,但这次经历为后来寻找并摧毁其他魂器的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特别是确立了蛇怪毒液是少数能摧毁魂器的物质之一。
  • 揭示伏地魔的过去: 日记首次向哈利和读者揭示了伏地魔的真实身份——汤姆‧马沃罗‧里德尔,以及他作为一名斯莱特林继承人在霍格沃茨的过去。
  • 确立重要规则: 日记的毁灭方式(被蛇怪毒牙刺穿)为整个系列设定了一个关键规则:只有破坏力极强的魔法物质才能摧毁魂器。这也使得后来吸收了蛇怪毒液的格兰芬多宝剑成为摧毁其他魂器的关键武器。
  • J.K. 罗琳在访谈中确认,卢修斯‧马尔福并不知道日记是一个魂器。他以为这只是一个精心制作的黑魔法物品,足以用来执行伏地魔的计划,即清洗霍格沃茨麻瓜出身学生。(作者访谈)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密室》中,当哈利刺穿日记时,日记上出现了一个洞,同时汤姆‧里德尔的实体影像也随之被摧毁,这一视觉效果是对原著的戏剧化呈现。(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