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厄斯・希克尼
简介
派厄斯・希克尼 (Pius Thicknesse) 是一位在第二次巫师战争后期扮演了关键角色的巫师。他原是魔法部的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后在伏地魔的阴谋下被施以夺魂咒,成为其安插在魔法部的傀儡。在鲁弗斯·斯克林杰遇害后,希克尼被扶植为新任魔法部部长,实际上是食死徒控制下的一个空有其名的政权象征,其任期标志着魔法部彻底沦陷并推行恐怖高压的纯血统至上政策。
生平
第二次巫师战争
在第二次巫师战争的高峰期,希克尼作为魔法法律执行司的司长,是魔法部内职位最高的官员之一。伏地魔计划通过控制他来颠覆整个魔法部。食死徒亚克斯利成功地对希克尼施加了夺魂咒,使其完全听命于伏地魔的意志。 希克尼的沦陷是食死徒“七个波特”行动当晚(1997年7月31日)取得的关键胜利。被控制后,他利用自己的职权,协助亚克斯利及其他食死徒对魔法部其他高级官员也施加了夺魂咒,从而在内部瓦解了魔法部的防御。 1997年8月1日,魔法部政变成功,时任部长鲁弗斯·斯克林杰被杀害。派厄斯・希克尼随即被任命为新一任魔法部部长。作为傀儡部长,他颁布了一系列由食死徒制定的法律,包括强制所有麻瓜出身者接受“麻瓜出身登记委员会”的审讯和迫害,并公开宣称哈利·波特是“头号不受欢迎人物”。他的声音和命令通过无线电节目“波特瞭望站” (Potterwatch) 被凤凰社成员所嘲讽,揭示了他只是一个传声筒的事实。 在1998年5月2日的霍格沃茨之战中,希克尼作为食死徒阵营的一员参与了战斗。他在战斗中与多位凤凰社成员交手,其中包括珀西·韦斯莱和亚瑟·韦斯莱。战斗接近尾声时,他在与韦斯莱父子的决斗中被彻底击败并被咒语击飞,失去了知觉。 战争结束后,可以推断他被解除了夺魂咒。由于他所有的行为都并非出于自愿,他很可能在接受审问后被免于被关押在阿兹卡班的惩罚,但其最终的结局在原著中并未详述。
外貌与性格
原著中描述希克尼有着“长长的黑发和一脸浓密的大胡子”,前额很高,眼神闪烁,声音低沉而令人信服。这副外表或许是他能身居高位的原因之一。 在被夺魂咒控制后,他的眼神变得空洞,举止如同木偶,完全丧失了个人意志和性格,成为了一个冷酷执行命令的工具。在此之前,作为魔法法律执行司的司长,他想必是一个有能力、有野心且果断的巫师。
魔法能力与技巧
希克尼是一位非常强大的巫师,否则不可能晋升为魔法法律执行司的司长——这个职位要求极高的魔法实力和法律知识。
- 领导力 (被操控前):能领导魔法部最重要的部门之一,说明他具备出色的管理和组织才能。
重要物品
人际关系
名字词源
- 派厄斯 (Pius): 此名源自拉丁语,意为“虔诚的”、“尽职的”。这个名字充满了讽刺意味,因为希克尼的“虔诚”和“尽职”是违背其本人意愿、完全服务于邪恶的伏地魔的。这也可能影射了历史上一些在道德上有争议的、名为“Pius”的宗教或政治领袖。
- 希克尼 (Thicknesse): 这是一个古老的英文姓氏。从字面上看,它可以被解读为“Thick-nesse”,其中的“Thick”有“迟钝的”、“愚笨的”或“浓密的”之意,非常贴合他作为思维被蒙蔽的傀儡形象,也与他浓密胡须的外貌相呼应。
幕后信息
- 电影改编: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电影中,派厄斯・希克尼由演员盖イ・亨利 (Guy Henry) 扮演。电影中的形象与原著描述有较大出入,他没有长发和胡须,而是面容削瘦、表情冷峻、衣着整洁的形象,更具官僚的阴冷气质。(电影设定)
- 最终命运: J.K. 罗琳并未在任何官方补充材料中明确说明希克尼在战后的具体去向。粉丝们普遍认为,他因并非自愿作恶而得以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