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弗勒斯・石內卜

西弗勒斯・石內卜(Severus Snape)是《哈利・波特》系列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魔药学教授、斯莱特林学院的院长,后来担任黑魔法防御术教授,并短暂地成为霍格沃茨的校长。石內卜的立场极其复杂,他表面上是伏地魔的忠实追随者和一名食死徒,但实际上却是阿不思・邓布利多安插在敌方阵营中的一名双面间谍,也是凤凰社的关键成员。他一生深爱着哈利・波特的母亲莉莉・伊凡,这份爱成为他一切行为的根本动机,驱使他在暗中保护哈利,最终为推翻伏地魔的统治付出了生命。他是整个系列中道德形象最模糊、最富悲剧色彩的角色之一。

西弗勒斯・石內卜是女巫艾琳・普林斯(Eileen Prince)和麻瓜托比亚・石內卜(Tobias Snape)的儿子,因此他是一名混血巫师。他的童年在麻瓜聚居的破败工业区纺纱街度过,家庭关系紧张,生活并不愉快。在入学霍格沃茨前,他遇到了邻家的莉莉・伊凡,并成为了她的朋友。是他向莉莉揭示了魔法世界的存在,并对她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石內卜入学后被分入斯莱特林学院。他在校期间展现出在魔药学黑魔法方面的非凡天赋。然而,他因为阴沉的性格和对黑魔法的兴趣,经常与詹姆・波特小天狼星・布莱克等人发生冲突,并遭到他们持续的霸凌。 他在自己的《高级魔药制作》课本上做了大量批注,改进了许多魔药的配方,并创造了诸如神锋无影倒挂金钟等咒语。他以母亲的姓氏为灵感,自称为“混血王子”。他与莉莉的友谊因他对黑魔法的沉迷以及与未来食死徒的交往而逐渐产生裂痕。最终,在五年级时,他在被詹姆・波特羞辱后,脱口而出用“泥巴种”一词辱骂了前来维护他的莉莉,导致两人友谊的彻底破裂。

毕业后,石內卜正式加入了食死徒的行列。他无意中窃听到了关于伏地魔哈利・波特预言的一部分,并将其报告给了伏地魔。然而,当他意识到伏地魔将目标锁定为波特一家,从而危及到莉莉的生命时,他幡然悔悟,并转向阿不思・邓布利多寻求庇护,请求他保护莉莉。作为交换,石內卜成为了邓布利多安插在伏地魔身边的间谍。

伏地魔倒台后,石內卜在邓布利多的担保下免于被关入阿兹卡班。他接受了霍格沃茨魔药学教授职位。在这段时期,他始终沉浸在对莉莉之死的悲痛与自责中。他对哈利・波特的态度极为矛盾和复杂:一方面,他出于对莉莉的爱而遵从邓布利多的指示保护哈利;另一方面,哈利酷似他憎恨的詹姆・波特,这让他无法克制地对哈利表现出尖刻与不公。

伏地魔归来后,石內卜在邓布利多的命令下,重新以双面间谍的身份回到了食死徒的阵营。他凭借卓越的大脑封闭术技巧,成功骗取了伏地魔的信任。在此期间,他多次在暗中保护哈利,例如在魁地奇比赛中反制奇洛的诅咒,以及在哈利寻找魂器时,用他的守护神指引哈利找到了格兰芬多宝剑。 根据邓布利多的预先计划,石內卜在天文塔上杀死了邓布利多。此举旨在巩固他在食死徒中的地位,保护德拉科・马尔福的灵魂,并确保老魔杖的力量传承按计划进行。此后,他被伏地魔任命为霍格沃茨校长,在任期间他尽力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保护学生。

在霍格沃茨大战中,伏地魔误以为石內卜是老魔杖的真正主人,为了完全占有这根魔杖的力量,他命令自己的宠物蛇纳吉尼杀死了石內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石內卜将自己包含了全部真相的记忆交给了哈利。哈利通过这些记忆,终于理解了石內卜一生的牺牲与深情。为了纪念他,哈利将自己的第二个儿子命名为阿不思・西弗勒斯・波特

  • 外貌:原著中描述石內卜有着油腻的及肩黑发、一个很大的鹰钩鼻、蜡黄的皮肤和一双空洞、漆黑的眼睛。他总是穿着一身黑色的长袍,行走时袍子会像蝙蝠翅膀一样在他身后翻滚。
  • 性格:石內卜的性格极其复杂。他表现出的公众形象是尖酸刻薄冷酷无情充满怨恨极度偏袒斯莱特林。然而,他内心深处隐藏着巨大的勇气、对爱人至死不渝的忠诚以及深刻的悔恨。他的一生都在扮演一个不被理解的角色,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孤独。他的勇气最终被哈利・波特所承认,称他为“我所认识的最勇敢的人之一”。
  • 魔杖:关于其杖芯和木材,原著小说中未提供详细信息。
  • 高级魔药制作》课本:这是他学生时代的课本,上面写满了他的注释、改进的配方以及他自创的咒语,署名为“混血王子”。
  • 莉莉・伊凡:他一生的挚爱,也是他所有行动和选择的最终归因。他对莉莉的爱是他从食死徒转向凤凰社的唯一原因。
  • 阿不思・邓布利多:他的导师和保护者,也是少数完全了解他真相的人。两人之间是一种建立在共同目标和沉重秘密之上的复杂信任关系。
  • 哈利・波特:哈利是他对莉莉的爱与对詹姆的恨的矛盾结合体。他保护哈利是出于对莉莉的承诺,但又无法克制地将对詹姆的怨恨投射在哈利身上。
  • 伏地魔:他曾经追随,但最终背叛的黑魔王。他成功地欺骗了伏地魔多年,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 詹姆・波特小天狼星・布莱克:他在学生时代的死对头和霸凌者(统称为劫盗者)。这份仇恨伴随了他一生。
  • Severus:拉丁语,意为“严厉的”、“苛刻的”,这精确地描述了他作为教授时表现出的性格。这个名字也可能与数位罗马皇帝有关,如塞普蒂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
  • Snape:一个真实存在的英国地名,位于萨福克郡。J.K. 罗琳提到她从这个地名中获得了灵感。(作者访谈) 这个词的发音也与“蛇”(snake)相似,契合了他斯莱特林学院院长的身份。
  • (作者访谈) J.K. 罗琳在电影拍摄早期就向扮演石內卜的演员艾伦・瑞克曼(Alan Rickman)透露了角色的完整背景故事,尤其是关于“永远”(Always)这个词背后的深意。这使得瑞克曼的表演从一开始就蕴含了角色最终的真相。
  • (电影设定) 电影中的石內卜形象比原著中描写的年龄稍大(原著中他逝世时年仅38岁)。艾伦・瑞克曼的标志性表演深刻定义了这一角色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