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赛伦人

第二赛伦人

  • 类型 (Type): 狂热的反巫师组织
  • 地点 (Location): 美国纽约
  • 所有者 / 居民 (Owner/Residents): 领导者为玛丽・露・巴波 (Mary Lou Barebone),核心成员为其收养的子女。
  • 重要特征 (Key Features): 宣扬对魔法的仇恨与恐惧,公开举行集会并散发传单,其标志为一根被火焰环绕、被双手折断的魔杖

第二赛伦人 (Second Salemers),其公开身份是 新赛伦慈善协会 (New Salem Philanthropic Society),是一个活跃于 20 世纪 20 年代的美国麻瓜(或称“莫魔”)组织。该组织的唯一宗旨是搜寻、揭露并最终摧毁所有巫师女巫。(电影设定) 该组织的名称直接来源于 17 世纪末期发生在马萨诸塞州的“塞勒姆审巫案” (Salem Witch Trials)。他们自视为那些历史上的“猎巫者”的继承人,致力于在现代社会中继续这项“事业”。组织的领导者玛丽・露・巴波表现出极端的狂热和残忍。她不仅在公开场合慷慨激昂地发表演讲,煽动民众对魔法的恐惧,私下里还收养了多名具有魔法血统的孩子,并用残酷的虐待手段试图压制和“净化”他们体内的魔法力量。他们的总部设在纽约的一座教堂内,以此作为集会和抚养(实为虐待)孩子们的场所。(电影设定)

第二赛伦人在《神奇动物在哪里》的故事情节中扮演了关键的反派角色。他们的活动是 1926 年纽约魔法界与非魔法界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影设定)

  • 制造冲突: 该组织激进的言论和行为,直接导致了默默然在纽约市的破坏性爆发。玛丽・露・巴波对养子克雷登斯・巴波的长期虐待,是后者成为一名威力强大且极其不稳定的默默然者的直接原因。
  • 推动情节: 纽特・斯卡曼德蒂娜・戈德斯坦恩在调查默默然事件时,多次与第二赛伦人及其领导者发生交集。玛丽・露散发的传单最终使纽特找到了她的集会地点。
  • 揭示背景: 该组织的存在,深刻揭示了美国魔法社会为何会制定并严格执行与莫魔完全隔离的《拉帕波特法律》(Rappaport's Law)。他们代表了非魔法界中对魔法的极端恐惧和不容忍,是美国巫师必须隐藏自身的重要原因。(电影设定)

最终,领导者玛丽・露・巴波克雷登斯失控的默默然形态所杀害,该组织也随之瓦解。

  • 玛丽・露・巴波 (Mary Lou Barebone):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电影设定)
  • 克雷登斯・巴波 (Credence Barebone):被玛丽・露收养的儿子,实为一名强大的默默然者。(电影设定)
  • 查斯蒂・巴波 (Chastity Barebone):被玛丽・露收养的女儿。(电影设定)
  • 谦逊・巴波 (Modesty Barebone):被玛丽・露收养的最小的女儿,一度被怀疑是默默然的宿主。(电影设定)
  • 来源申明: “第二赛伦人”及其所有相关成员和情节,均为 J.K. 罗琳为《神奇动物在哪里》系列电影所创作,在《哈利・波特》七本原著小说中从未被提及。(电影设定)
  • 设计意图: 该组织的设计旨在探索美国魔法历史的独特之处,特别是巫师莫魔之间远比英国更为紧张和隔离的关系。它为默默然这一魔法概念的引入提供了现实且残酷的背景故事。(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