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不思_賽佛勒斯_波特

阿不思·賽佛勒斯·波特

阿不思·賽佛勒斯·波特(Albus Severus Potter)是哈利·波特金妮·韦斯莱的次子。他的名字是为了纪念两位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前校长——阿不思·邓布利多西弗勒斯·斯内普。作为大名鼎鼎的“活下来的男孩”的儿子,阿不思自小便生活在父亲巨大的声望所带来的压力之下。他在霍格沃茨被分入了斯莱特林学院,这一经历以及他与父亲的紧张关系,成为其个人成长故事的核心。他的主要事迹记录在舞台剧剧本《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

阿不思·賽佛勒斯·波特于2006年左右出生,是波特家的第二个孩子,他有一个哥哥詹姆·小天狼星·波特和一个妹妹莉莉·卢娜·波特。 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结尾章节“十九年后”中,阿不思首次出场。当时他正准备在国王十字车站九又四分之三站台登上霍格沃茨特快列车,开始自己的第一个学年。他向父亲表达了对自己可能被分入斯莱特林学院的深深忧虑。哈利·波特安慰他,告诉他西弗勒斯·斯内普——他的名字来源之一——是斯莱特林的学生,并且是哈利所认识的最勇敢的人之一。哈利还补充说,如果阿不思自己非常在意,分院帽会尊重他本人的选择。 在《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阿不思的故事得到了详细的展开。

  • 外貌:根据原著描述,阿不思是三个孩子中唯一继承了其祖母莉莉·波特绿色眼睛的人,这一点与他父亲哈利·波特完全一样。在其他方面,他的长相也与哈利颇为相似。(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 剧本描述)
  • 性格:阿不思的性格复杂而敏感。他内向、缺乏安全感,长期被父亲的声望和自己名字所承载的巨大期望压得喘不过气。这使他早期表现出一定的叛逆和孤僻。然而,他的内心深处是善良和勇敢的,尤其体现在他对挚友斯科皮·马尔福的绝对忠诚上。随着故事发展,他逐渐学会了正视自己的恐惧,并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勇气和身份认同。

作为一个尚在求学的年轻巫师,阿不思的魔法能力仍在发展中。在《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中,他展现了以下能力:

  • 魔咒:他能够熟练使用一些基础的实用魔咒,例如在与德尔菲的对决中使用了除你武器 (Expelliarmus)。
  • 变形术:他与斯科皮曾使用复方汤剂将自己伪装成罗恩·韦斯莱哈利·波特
  • 意志力:尽管面临巨大的情感压力和危险,他依然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决心,尤其是在对抗德尔菲和修复时间线的过程中。
  • 魔杖:书中并未提及他魔杖的具体规格。
  • 守护神:书中未提及他是否能召唤守护神,也未说明其形态。
  • 哈利·波特 (父亲):阿不思与父亲的关系是其人物弧光的核心。他感到自己永远活在父亲的阴影下,两人的沟通障碍导致了长期的隔阂与冲突。最终,通过共同面对危险,父子二人达成了理解与和解。
  • 斯科皮·马尔福 (挚友):斯科皮是阿不思在霍格沃茨唯一的朋友,也是他最信任的人。他们之间的友谊跨越了波特家族与马尔福家族长久以来的敌对,是故事中最为重要的情感纽带。
  • 金妮·韦斯莱 (母亲):相比于哈利,金妮似乎更能够理解阿不思的挣扎,并努力在父子之间进行调解。
  • 詹姆·小天狼星·波特 (哥哥):詹姆性格外向活泼,喜欢开玩笑,经常取笑阿不思可能会被分到斯莱特林
  • 德尔菲:最初伪装成阿莫斯·迪戈里的侄女接近阿不思和斯科皮,利用他们达成自己复活父亲伏地魔的阴谋。她是阿不思在故事中面对的主要反派。

阿不思·賽佛勒斯·波特的名字具有非凡的意义,它结合了两位对哈利·波特一生影响最深远的霍格沃茨校长之名。

  • 阿不思 (Albus):源自拉丁语,意为“白色”或“明亮”,象征着阿不思·邓布利多的智慧、善良和光明。
  • 賽佛勒斯 (Severus):源自拉丁语,意为“严厉的”或“严格的”,直接致敬了西弗勒斯·斯内普。这个名字代表了复杂的、不为人知的勇气和牺牲。
  • 组合意义:哈利为儿子取这个名字,是为了同时纪念这两种截然不同但同样伟大的“勇敢”,并希望儿子能从他们的人生中汲取力量。
  • 阿不思·賽佛勒斯·波特这个角色绝大部分的故事情节来自于 J.K. 罗琳、约翰·蒂法尼和杰克·索恩共同创作的舞台剧《哈利·波特与被诅咒的孩子》。他在七本原著小说中仅在最后一章的尾声部分短暂出现。
  • 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的结尾,阿不思·波特由小演员亚瑟·博文 (Arthur Bowen) 饰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