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巫鬥法大賽

三巫鬥法大賽 (Triwizard Tournament) 是一項極具挑戰性且危險的魔法競賽,旨在促進歐洲三所最頂尖的魔法學校——霍格沃茨魔法與巫術學校波巴洞魔法與巫術學院以及德姆蘭學院之間的國際交流與友誼。這項競賽是 J.K. 羅琳第四本小說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的核心事件。比賽由三項艱鉅的魔法任務組成,用以考驗參賽者們的魔法能力、智慧、勇氣與應變能力。

三巫鬥法大賽大約創辦於七百年前(約 13 世紀),最初作為三大魔法學校之間每五年一度的友好競技。然而,由於比賽任務的危險性極高,歷史上曾造成多位參賽者死亡。在 1792 年,一場比賽中所有學校的校長都受了傷,導致比賽被無限期中止。 直到 1994 年,在魔法部國際魔法合作司主管巴堤・柯羅奇魯多・貝漫的努力下,這項傳統才得以恢復,並增設了更嚴格的安全規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禁止未滿十七足歲的學生報名參賽。

  • 選拔方式: 參賽學校的學生可將自己的名字寫在羊皮紙上,投入具備強大魔法的古老道具——火盃之中。火盃會作為公正的裁判,在指定時間選出它認為最有資格代表該校的學生。
  • 年齡限制: 為了保護學生安全,1994 年重辦的比賽首次引入了年齡限制,只有年滿十七歲的學生才能參賽。阿不思・鄧不利多為此在火盃周圍畫下了一道年齡線
  • 任務: 比賽包含三個秘密任務,旨在全面考驗冠軍的各項能力。任務內容直到比賽前夕才會公布。
  • 評分: 由各校校長及魔法部代表組成的裁判團,會根據冠軍在每項任務中的表現進行評分,滿分為五十分。
  • 獎勵: 最終總分最高的冠軍將贏得 “三巫鬥法大賽獎盃”,並獲得一千金加隆的獎金。

1994 年在霍格沃茨舉辦的三巫鬥法大賽是故事中的關鍵事件,其過程充滿了陰謀與悲劇。

火盃選出了三位冠軍。然而,在小巴堤・柯羅奇的暗中操縱下,哈利・波特的名字也被投入火盃並被選中,使他成為史無前例的第四位參賽者。

  • 目標: 穿越一個充滿魔法生物與障礙的巨大迷宮,最先觸碰到位於迷宮中心的三巫鬥法大賽獎盃者即為獲勝者。
  • 過程: 偽裝成瘋眼穆敵小巴堤・柯羅奇在暗中清除了哈利・波特前進的障礙。在迷宮深處,哈利與西追・迪哥里互相幫助,最終決定一同觸碰獎盃,共享榮譽。

獎盃被小巴堤・柯羅奇暗中變成了港口鑰,將哈利與西追傳送到了小漢果頓湯姆・瑞斗家族墓地。在那裡,彼得・佩迪魯佛地魔的命令,用索命咒殺害了西追・迪哥里。隨後,佛地魔利用哈利的血在儀式中復活,並與哈利展開決鬥。哈利的魔杖佛地魔魔杖產生了符咒倒轉的罕見現象,使哈利得以趁機帶著西追的遺體逃回霍格沃茨。這場比賽的結局標誌著第二次巫師戰爭的正式開始。

  • 書名關聯: “火盃的考驗” 不僅是這場競賽的通俗稱呼,也是系列第四本小說的標題,凸顯了火盃這一核心魔法物品在情節推動中的重要性。
  • 電影改編: 電影《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中對三項任務進行了更具視覺衝擊力的改編。例如,迷宮在電影中是由活生生的、會移動和攻擊的樹籬構成,這與原著中充滿各種魔法生物與咒語的設定有所不同。(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