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提・柯羅奇
简介
小巴蒂斯・「巴提」・柯羅奇(Bartemius “Barty” Crouch Junior)是魔法部高官巴提・柯羅奇的兒子,也是佛地魔最狂熱、最忠誠的追隨者之一。他是一名天賦異稟但內心扭曲的巫師,因在第一次巫師戰爭後參與折磨法蘭克・隆巴頓與愛麗絲・隆巴頓夫婦而被判處阿茲卡班終身監禁。 在《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中,他扮演了核心反派角色。他成功逃獄後,偽裝成著名的正氣師阿拉特・穆敵,滲透霍格華茲,並暗中操縱三巫鬥法大賽,確保哈利・波特最終能夠觸碰到作為港口鑰的獎盃,將其送至佛地魔面前,從而促成了佛地魔的復活。他的計畫幾乎完美無瑕,是導致第二次巫師戰爭爆發的關鍵人物。
生平
早年與墮落
小巴提・柯羅奇出生於一個備受尊敬的純種巫師家庭。他的父親巴提・柯羅奇是魔法部國際魔法交流合作司的司長,一位對權力與秩序極度執著的官員。由於父親忙於工作且對他情感淡薄,小巴提在缺乏家庭溫暖的環境中長大。他在霍格華茲表現出色,獲得了 12 張 O.W.L.s (普通巫術等級測驗) 證書,展現了極高的魔法天賦。然而,在第一次巫師戰爭期間,他選擇加入了食死人的行列,追隨佛地魔。
審判與監禁
佛地魔倒台後,小巴提與貝拉・雷斯壯、道夫・雷斯壯和巴坦・雷斯壯一起,為了逼問佛地魔的下落,使用酷刑咒將正氣師法蘭克・隆巴頓與愛麗絲・隆巴頓夫婦折磨至瘋。他們被逮捕後,由小巴提自己的父親主持審判。在巫審加碼的法庭上,老柯羅奇公開與兒子斷絕關係,並判處他與同夥在阿茲卡班終身監禁,以彰顯自己打擊黑魔法的決心。
逃獄與軟禁
在阿茲卡班服刑一年後,小巴提瀕臨死亡的母親說服丈夫,策劃了一場偷天換日的救援。柯羅奇夫婦前去探監,母親喝下變身水變成了兒子的模樣,而真正的小巴提則喝下變身水變成母親的樣子,被父親帶出監獄。柯羅奇夫人不久後以兒子的身份在獄中去世並被埋葬。 回到家後,小巴提被父親用蠻橫咒嚴密控制,並由家庭小精靈眨眨負責照料。他常年被藏在隱形斗篷下,過著與世隔絕的軟禁生活。
重獲自由與執行計畫
多年後,小巴提開始逐漸抵抗父親的蠻橫咒。魔法部官員白莎・喬金在一次拜訪中意外發現了這個秘密,但老柯羅奇對她施展了強力的記憶咒,導致其記憶嚴重受損。後來,佛地魔在阿爾巴尼亞的森林中捕獲了白莎・喬金,並從她破損的記憶中問出了小巴提的下落。 佛地魔隨即救出了小巴提,並反過來用蠻橫咒控制了老柯羅奇。為了實現復活計畫,他們共同策劃了滲透霍格華茲的陰謀。小巴提襲擊並囚禁了即將前往霍格華茲任教的著名正氣師阿拉特・穆敵,並利用變身水完美地偽裝成他。
偽裝成穆敵
敗露與結局
計畫最終成功,哈利與西追一同觸摸獎盃,被傳送到墓地。西追・迪哥里被彼得・佩迪魯殺害,而佛地魔則利用哈利的血重獲肉身。哈利僥倖逃回霍格華茲後,小巴提將他帶回辦公室,準備將其殺害並獻給佛地魔。然而,由於他的變身水失效,真實身份被及時趕到的鄧不利多、石內卜和麥米奈娃識破。在吐真劑的作用下,他坦白了所有陰謀。 然而,在魔法部部長康尼留斯・夫子的干預下,陪同前來的催狂魔對小巴提施行了「催狂魔之吻」,吸走了他的靈魂。他因此變成一具沒有思想的空殼,無法提供有效證詞,使得佛地魔回歸的真相難以被魔法部接受。
外貌與性格
外貌
小巴提年輕時被描述為一個面色蒼白、滿臉雀斑、長著一頭稻草色亂髮的青年。即使在審判時,他看起來也像個少年。在他偽裝成阿拉特・穆敵時,他呈現出穆敵那飽經風霜、傷痕累累的外貌,並佩戴著那隻神奇的魔眼。
性格
- 聰明狡猾:他是一名極其聰明的巫師,不僅學業優異,更策劃並執行了長達一整年的複雜陰謀,成功騙過了魔法界最強大的幾位巫師。
- 殘酷無情:他毫無悔意地折磨隆巴頓夫婦,並冷血地謀殺了自己的父親,將其屍體變成一根骨頭埋掉。為了達成目標,他可以毫不猶豫地利用和犧牲任何人。
魔法能力與技巧
重要物品
- 變身水:他賴以維持偽裝的關鍵物品,隨身攜帶在一個小酒壺中。
- 阿拉特・穆敵的魔法行李箱:一個擁有七道鎖的魔法行李箱,內部被施加了空間延展咒,他將真正的穆敵囚禁在箱子最深處的隔間裡。
人际关系
名字词源
- Bartemius:可能源自《聖經》中的人物巴底買(Bartimaeus),一個被耶穌治癒的盲人乞丐。這可能是一種反諷,暗示小巴提被對佛地魔的狂熱崇拜所「蒙蔽」,而他的父親則對兒子的真實本性「視而不見」。
- Crouch:英文動詞,意為「蹲伏、蜷縮」,常用來形容因恐懼或順從而放低身體的姿態。這個姓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對佛地魔的奴性與卑躬屈膝。
幕后信息
- 電影改編:在電影《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中,小巴提・柯羅奇由大衛・田納特(David Tennant)飾演。電影中他舔嘴唇的緊張性抽搐動作成為其標誌性特徵。電影對其背景故事進行了簡化,省略了眨眨和白莎・喬金的相關情節。他被執行「催狂魔之吻」的結局在電影中僅由鄧不利多口頭提及,並未直接展示。(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