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巴蒂・柯羅奇
简介
小巴堤堤穆・柯羅奇 (Bartemius “Barty” Crouch Junior),通称 小巴蒂・柯羅奇,是食死人中的一员,也是魔法部高官巴堤・柯羅奇的独子。他是一位极其聪明且对佛地魔无比忠诚的巫师。在《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一书中,他作为核心反派,通过伪装成阿拉特・穆敵,成功操纵了三巫鬥法大賽,并一手促成了佛地魔的复活。他的行为对第二次巫師戰爭的爆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生平
早年与霍格沃茨时期
审判与阿兹卡班
第一次巫師戰爭结束后,小巴蒂与貝拉・雷斯壯、道夫・雷斯壯和巴坦・雷斯壯一同被捕。他们因使用“酷刑咒”折磨正氣師法蘭克・隆巴頓和愛麗絲・隆巴頓夫妇,试图从他们口中逼问佛地魔的下落而被巫審加碼审判。主持审判的正是他自己的父亲——时任魔法法律执行司司长的巴堤・柯羅奇。尽管小巴蒂苦苦哀求,但他的父亲为了彰显自己铁面无私的形象,公开宣布与他断绝关系,并将他判处阿茲卡班终身监禁。
逃亡与囚禁
入狱约一年后,小巴蒂濒死的母亲说服了丈夫,策划了一场偷天换日的营救。柯羅奇夫人在探监时,利用變身水与儿子互换了身份。她代替儿子留在阿茲卡班并最终死去,而被救出的小巴蒂则由其父亲带回家中,通过“蠻橫咒”进行严格控制,并由家庭小精灵眨眨负责照料。多年来,他一直被藏在隱形斗篷下,过着与世隔绝的囚禁生活。
重获自由与执行计划
在1994年的魁地奇世界盃期间,小巴蒂在眨眨的怂恿下被允许观看比赛,但期间他成功地摆脱了父亲的蠻橫咒控制。他偷走了哈利・波特的魔杖,并在赛后骚乱中向天空发射了黑魔標記,引发了巨大的恐慌。 不久之后,佛地魔在彼得・佩迪魯的协助下找到了柯羅奇家。佛地魔解除了巴堤・柯羅奇对儿子的控制,并反过来用蠻橫咒控制了老柯羅奇。根据佛地魔的周密计划,小巴蒂袭击了著名的前正氣師阿拉特・穆敵 (“疯眼汉穆迪”),并将其囚禁于其个人的魔法行李箱中。随后,小巴蒂服用變身水,完美地伪装成穆敵,进入霍格華茲担任新的黑魔法防禦術教授。 在整个学年里,他利用穆敵的身份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包括阿不思・鄧不利多。他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哈利・波特能够赢得三巫鬥法大賽。为此,他:
- 在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向哈利传授对抗比赛项目的技巧。
身份暴露与结局
在佛地魔成功复活后,小巴蒂将哈利带回霍格華茲,并试图杀死他。然而,鄧不利多、賽佛勒斯・石內卜和米奈娃・麥及时赶到并制服了他。在吐真劑的作用下,小巴蒂・柯羅奇将自己的全部计划和盘托出。然而,在他能够向整个巫審加碼作证之前,魔法部长康尼留斯・夫子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命令随行的催狂魔对他施展了“催狂魔之吻”。小巴蒂的灵魂被吸走,变成了一具失去心智的空壳,永远无法为佛地魔的归来提供无可辩驳的证据。
外貌与性格
外貌
原著将年轻时的小巴蒂描述为一个非常瘦弱的男孩,有着稻草色的头发、满脸雀斑和略显粉红的皮肤。在阿茲卡班的折磨后,他的外貌变得憔悴不堪,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
性格
小巴蒂・柯羅奇是一个极度聪明、狡猾且善于伪装的人。他能够完美地模仿阿拉特・穆敵的言行举止长达近一年,甚至骗过了鄧不利多。他对佛地魔怀有近乎狂热的崇拜和忠诚,视其为理想中的父亲形象,并以此为荣。同时,他对自己的亲生父亲巴堤・柯羅奇充满了怨恨,认为父亲的背叛和控制是他所有痛苦的根源。他残忍无情,对折磨隆巴頓夫妇一事毫无悔意,并且在执行任务时冷酷高效。
魔法能力与技巧
重要物品
人际关系
名字词源
- Bartemius (巴堤堤穆):可能是 Bartimaeus 的变体。在《新约圣经》中,巴底买 (Bartimaeus) 是一个被耶稣治愈的盲人。这与小巴蒂伪装成一个拥有神奇“视力”(魔法义眼)的人形成了强烈的讽刺。
- Crouch (柯羅奇):在英文中,动词“crouch”意为“蹲伏、蜷缩”,常带有恐惧或卑躬屈膝的含义。这既可能暗示他在父亲的控制下被迫隐藏的生活,也反映了他对佛地魔的奴性般的忠诚。
幕后信息
- 在《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电影中,小巴蒂・柯羅奇由演员大卫・田纳特 (David Tennant) 饰演。
- 电影中为小巴蒂增加了一个标志性的紧张时伸出舌头舔嘴唇的习惯性动作,这个细节在原著小说中并未提及。(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