跩哥・馬爾福

跩哥・馬爾福 (Draco Malfoy) 是一位純種巫師,出身於古老而富有的馬份家族。他是魯休思・馬份水仙・馬份的獨子,在霍格華茲就讀期間被分入史萊哲林學院。跩哥是哈利・波特在學期間最主要的競爭對手與敵人,他體現了純種至上的優越感和偏見。在第二次巫師戰爭期間,他被迫加入食死人的行列,但其內心的掙扎與恐懼使其角色變得複雜。最終,他與家人在戰爭末期脫離了佛地魔的陣營,其角色弧線深刻地探討了家庭壓力、恐懼與個人選擇的主題。

跩哥在威爾特郡的馬份莊園長大,在一個堅信純種巫師優於麻瓜麻瓜出身者的環境中被撫養成人。他的父親魯休思・馬份曾是佛地魔的忠實追隨者,這使得跩哥自幼便接觸並信奉黑魔法與純種優越論。在進入霍格華茲前,他曾向父親提議就讀主要教授黑魔法的德姆蘭學院,但母親認為學校太遠而未同意。

戰爭結束後,由於水仙・馬份在關鍵時刻向佛地魔撒謊以保護哈利,馬份一家得以免於被關進阿茲卡班。在十九年後的結語中,跩哥與妻子翠菊・綠茵 (Astoria Greengrass) 和兒子天蠍・馬份 (Scorpius Malfoy) 出現在王十字車站。他與哈利之間只是遠遠地點頭致意,昔日的敵意已然消散。

跩哥擁有一張蒼白、瘦削而輪廓分明的臉,配上鉑金色的頭髮和冰冷的灰色眼眸,這是馬份家族的典型特徵。他常被描述為面帶譏諷的冷笑。 他的性格極為複雜。表面上,他傲慢、充滿偏見且自私自利,樂於利用家族的財富和地位欺壓他人。然而,這層外殼下隱藏著深刻的懦弱、不安全感和對父親認可的渴望。在第六學年,他展現了人性中脆弱的一面,因無法承受謀殺的重負而精神瀕臨崩潰。他並非天生的殺手,其惡意更多源於後天被灌輸的錯誤觀念和對佛地魔的恐懼,而非真正的殘酷。

跩哥是一名能力不錯的巫師,尤其在特定領域展現了天賦。

  • 哈利・波特:在霍格華茲的主要宿敵。兩人之間的對立源於家世背景、學院競爭和價值觀的根本衝突。跩哥嫉妒哈利的聲望,而哈利則鄙視跩哥的傲慢與偏見。
  • 魯休思・馬份水仙・馬份:他深受父母的影響。他一生都在尋求父親的認可,並繼承了父親的純種思想。同時,他與母親水仙的關係極為親密,母親對他的愛是她所有行動的核心驅動力。
  • 佛地魔:跩哥對佛地魔充滿了極度的恐懼。他並非忠誠的追隨者,而是一個被恐懼所驅使的工具。
  • 賽佛勒斯・石內卜:作為他的學院導師和教父(電影設定),石內卜一直對他表現出明顯的偏袒。石內卜還與水仙立下不破誓,承諾會保護跩哥並在他失敗時親自完成任務。
  • 文森・克拉格瑞・高爾:與其說是朋友,不如說是他的跟班和打手。他們之間的關係建立在權力之上,而非真正的友誼。
  • Draco:在拉丁語中意為「龍」或「蛇」,這與史萊哲林學院的象徵動物直接相關。同時,「天龍座」(Draco) 也是一個星座名。
  • Malfoy:源自古法語 “mal foi”,意為「不誠實的」、「背信棄義的」或「壞的信仰」。這個姓氏精準地概括了該家族狡猾、不可信賴的特質。
  • J.K. 羅琳曾表示,她對許多讀者(尤其是女性讀者)對跩哥這一角色的迷戀感到不安,並強調儘管他有著複雜的背景,但在系列故事的大部分時間裡,他並不是一個內心善良的人。(作者訪談)
  • 在電影《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中,有一個刪減片段顯示,在最終決戰時,跩哥將自己的魔杖扔給了哈利以幫助他。這在原著中並未發生。(電影改編)
  • 跩哥的妻子翠菊・綠茵 (Astoria Greengrass) 是史萊哲林學院比他低兩屆的學妹。他們兒子的全名是天蠍・海柏利安・馬份 (Scorpius Hyperion Malfoy)。這些背景信息在舞台劇《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中有更詳細的描寫。(舞台劇: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