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顿格斯·弗莱奇

蒙顿格斯·“顿格”·弗莱奇 (Mundungus “Dung” Fletcher) 是一名巫师,也是最初及复兴后的凤凰社的成员。他是一个臭名昭著的惯犯和投机商人,经常从事赃物交易等非法活动。尽管他本性怯懦、不可靠且自私,但他对阿不思·邓布利多怀有强烈的忠诚感,因为邓布利多曾救他免于牢狱之灾。在第二次巫师战争中,弗莱奇的行为常常给凤凰社带来麻烦,但他无意中提供的情报也数次推动了关键情节的发展,尤其是在寻找伏地魔魂器过程中扮演了不光彩但至关重要的角色。

关于蒙顿格斯·弗莱奇的早年生活和魔法教育背景,原著中着墨甚少。他最初是第一次巫师战争期间凤凰社的成员之一。据小天狼星布莱克所述,弗莱奇并非总是可靠,但在阿不思·邓布利多将他从“大麻烦”中解救出来后,他便对邓布利多忠心耿耿。 在两次战争之间,他因其不光彩的生意而被终身禁止进入猪头酒吧第二次巫师战争爆发后,弗莱奇重新加入了复兴的凤凰社。然而,他的缺点很快就暴露无遗。1995年夏天,他被安排在小惠金区监视哈利·波特,但他为了做一笔被盗大锅的生意而擅离职守,直接导致哈利与达力遭到摄魂怪的袭击。这一事件迫使哈利使用了守护神咒,并因此面临魔法部的审判。 在小天狼星布莱克死后,弗莱奇趁机洗劫了格里莫广场12号,偷走了大量布莱克家族的贵重物品,包括一个他无法打开的沉重挂坠盒——即萨拉查·斯莱特林的挂坠盒。他试图在对角巷贩卖这些赃物,但挂坠盒被多洛雷斯·乌姆里奇以调查其无证经营为要挟而强行夺走。 1997年,西弗勒斯·斯内普在邓布利多的授意下,对弗莱奇施了一个混淆咒,让他向凤凰社提议使用复方汤剂制造七个波特以转移哈利·波特的计划。在随后的七个波特之战中,弗莱奇与阿拉斯托·穆迪 ('疯眼汉') 同乘一把飞天扫帚。当伏地魔亲自出现时,弗莱奇极度恐慌,并立即幻影移形逃走,导致穆迪独自面对伏地魔并被其杀害。 之后,他被哈利·波特罗恩·韦斯莱赫敏·格兰杰格里莫广场12号抓住并审问。在家养小精灵克利切的胁迫下,他交代了挂坠盒的下落,为三人组寻找并摧毁魂器提供了关键线索。此后,他在故事中便再未出现。

* 外貌:蒙顿格斯·弗莱奇是一个身材矮小、腿短的男人。他有一头长而蓬乱的姜黄色头发,眼睛总是布满血丝、眼袋下垂,让他看起来“像一只悲伤的巴吉度猎犬”。他通常不修边幅,身上总是散发着陈年烟草和烈酒混合的难闻气味。 * 性格:弗莱奇最显著的性格特点是懦弱不可靠。他是一个典型的投机分子,总是将个人利益置于集体责任之上。他贪婪、自私且缺乏荣誉感,毫不犹豫地从朋友的遗产中偷窃。然而,他并非纯粹的邪恶之徒,其核心驱动力是自保和贪小便宜,而非害人的恶意。他对阿不思·邓布利多的忠诚是其身上为数不多的正面特质,尽管这种忠诚也常常屈服于他的胆怯。

尽管弗莱奇的决斗能力和勇气都非常欠缺,但他作为一名在黑市中游走的巫师,依然具备一些实用的魔法技巧。

  • 幻影移形:他非常擅长使用幻影移形,这主要是为了在遇到危险或被追捕时能够迅速逃跑。
  • 隐蔽类魔法:作为一名小偷,他很可能精通各类隐身和潜行的咒语。他曾对哈利·波特施展过幻身咒,以帮助其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离开德思礼家。
  • 非语言咒语:书中没有证据表明他能熟练使用非语言咒语。
  • 决斗:他的决斗水平极低,面对真正的威胁(如伏地魔)时,他的第一反应是逃跑而不是抵抗。
  • Mundungus:这是一个古老的英文单词,意为“气味难闻的劣质烟草”。这个名字完美地契合了他不修边幅、品行不端的角色形象。
  • Fletcher:一个常见的英文姓氏,源于古法语,意为“箭的制造者”。这个姓氏与他的角色特征没有明显的直接联系。
  • 电影改编:在电影《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中,由安迪·林登 (Andy Linden) 饰演。电影中省略了西弗勒斯·斯内普对他施展混淆咒以提出“七个波特”计划的情节。审问他的场景也从客厅改到了厨房,并有多比的协助。(电影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