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坦·雷斯壯二世

巴坦希斯·“巴坦”·雷斯壯二世(Bartemius “Barty” Crouch Jr.)是佛地魔最狂熱、最聰明且最忠誠的食死人之一。他出身於一個備受尊敬的魔法部高官家庭,卻選擇了追隨黑魔王。他在第一次巫師戰爭後被捕並被判處阿茲卡班終身監禁,但後來成功逃脫。在《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中,他偽裝成著名的正氣師阿拉特·穆敵潛入霍格華茲,精心策劃並執行了使佛地魔復活的複雜陰謀,是導致西追·迪哥里死亡和黑魔王重獲肉身的關鍵人物。

巴坦·雷斯壯二世是巴坦·雷斯壯的兒子,後者是魔法部國際魔法交流合作司的司長,一位以鐵腕和對黑魔法的零容忍而聞名的巫師。儘管成長於一個顯赫的家庭,但由於父親專注於事業而疏於關愛,父子關係極為疏遠。巴坦在霍格華茲表現出色,取得了十二個“傑出”的普等巫測(O.W.L.s)成績,展現了非凡的魔法天賦。然而,畢業後不久,他便加入了食死人的行列,追隨佛地魔

佛地魔倒台後,巴坦與貝拉·雷斯壯道夫·雷斯壯以及巴坦·雷斯壯一起,為了尋找黑魔王的下落,用酷刑咒折磨了正氣師法蘭克·隆巴頓愛麗絲·隆巴頓夫婦,導致他們永久性精神失常。他們隨後被捕,並由巴坦的父親親自主持審判。在巫審加碼的審判中,為了撇清關係和展示自己的公正,老雷斯壯公開與兒子斷絕關係,並判處他阿茲卡班終身監禁。

巴坦的母親深愛著兒子,在臨終前說服丈夫,策劃了一場偷天換日的營救。她利用變身水偽裝成兒子的模樣進入阿茲卡班,而真正的巴坦則喝下變身水偽裝成母親的樣子離開。不久後,雷斯壯夫人在獄中去世,並以巴坦·雷斯壯二世的名義下葬。 回到家中後,巴坦並未獲得自由。他的父親為了防止他再次投靠佛地魔,使用蠻橫咒將他控制在家中,並用一件隱形斗篷將他藏匿起來。多年來,他由家中的家庭小精靈眨眨照料。魔法部官員柏莎·喬金偶然間發現了這個秘密,但老雷斯壯對她施展了強力的記憶咒,雖然成功掩蓋了真相,卻也永久性地損傷了她的記憶。

佛地魔的殘魂從柏莎·喬金處拷問出情報後,他與蟲尾一同前往雷斯壯的家。他們制服了老雷斯壯,解除了巴坦身上的蠻橫咒,並反過來用蠻橫咒控制了老雷斯壯。 重獲自由的巴坦立即開始執行佛地魔的復活計劃。他襲擊了即將前往霍格華茲擔任黑魔法防禦術教授的退休正氣師阿拉特·穆敵,並將其囚禁在一個施了魔法的七重鎖行李箱中。通過定期審問真正的穆敵並飲用變身水,巴坦完美地偽裝成“瘋眼穆敵”潛入了霍格華茲

在整個學年裡,巴坦扮演的“穆敵”不僅騙過了包括阿不思·鄧不利多在內的所有人,還成為了一名頗具影響力的老師。他向學生們展示並講解了三種不赦咒,並暗中引導哈利·波特。 他的核心任務是操縱三巫鬥法大賽,確保哈利·波特最終獲勝並觸摸到被設置成港口鑰的獎盃。為此,他採取了以下行動:

  • 將哈利的名字投入火盃,使其成為第四位鬥士。
  • 暗中向海格透露第一個項目的內容是火龍,並確保哈利得知此事。
  • 巧妙地引導哈利找到解決第二個項目(水下救援)的方法,即使用腮囊草
  • 在第三個項目(迷宮)中,他擊暈了花兒·戴樂古,並對維克多·喀浪施放蠻橫咒,讓其清除哈利路上的障礙,包括攻擊西追·迪哥里
  • 最終,他將三巫鬥法大賽的獎盃變成了通往小漢果頓墓地的港口鑰

他的計劃取得了成功。哈利與西追一同觸摸獎盃,被傳送到佛地魔父親的墳前。西追·迪哥里蟲尾殺害,而哈利的血則被用於復活儀式,使佛地魔重獲肉身。 當哈利逃回霍格華茲後,巴坦將其帶回辦公室,準備殺死他並向黑魔王邀功。然而,由於變身水的藥效耗盡,他的偽裝被及時趕到的鄧不利多石內卜麥教授識破。在吐真劑的作用下,他坦白了全部陰謀。 然而,在魔法部部長康尼留斯·夫子到來時,部長帶來的催狂魔護衛對巴坦施行了“催狂魔之吻”,吸走了他的靈魂。這使他變成了一具活著的空殼,無法再提供證詞,也讓魔法部得以繼續否認佛地魔的回歸。

  • 外貌:原著描述他年輕時臉色蒼白,滿臉雀斑,有著一頭稻草色的頭髮。在經歷了阿茲卡班的折磨和多年的囚禁後,他變得異常消瘦,面容憔悴。在偽裝成阿拉特·穆敵時,他擁有穆敵那張傷痕累累的臉、一隻正常的眼睛和一隻能夠看穿一切的藍色魔眼。
  • 性格
    • 狂熱忠誠:他對佛地魔懷有極端的、近乎宗教狂熱的忠誠,將其視為比自己親生父親更重要的存在。他是唯一一個在佛地魔倒台後主動尋找他的食死人
    • 聰明狡猾:他是一位天賦極高的巫師,其策劃的陰謀環環相扣,幾乎瞞過了所有人,包括鄧不利多。他成功模仿了偏執多疑的穆敵一整年而未被識破。
    • 冷酷無情:他對折磨隆巴頓夫婦、謀殺自己的父親(將其屍體變成一根骨頭埋掉)以及策劃西追·迪哥里的死亡均沒有表現出絲毫悔意。
  • 黑魔法:精通不赦咒,尤其是酷刑咒蠻橫咒
  • 變形術:魔法水平高超,能夠輕易地將一個成年人的屍體變成一根骨頭。
  • 魔藥學:能夠持續不斷地釀造極其複雜的變身水,並維持一整年的用量。
  • 決鬥:實力強大,成功制服了經驗豐富、實力頂尖的正氣師阿拉特·穆敵
  • 學術成就:在普等巫測中獲得十二個“傑出”的評價,證明其學識淵博,魔法基礎極為紮實。
  • 變身水:他用以偽裝成阿拉特·穆敵並潛入霍格華茲的關鍵魔藥。
  • 穆敵的魔法行李箱:一個帶有七把鎖的魔法箱子,其內部空間被擴展成一個深坑,用來囚禁真正的穆敵。
  • 穆敵的魔眼:在偽裝期間,他使用這隻強大的魔眼,使其具備了360度視角和透視能力。
  • 穆敵辦公室的魔法偵測器:包括測謊器、窺鏡等,他利用這些工具來完善自己的偽裝,並監控周圍環境。
  • 佛地魔:巴坦的主人與偶像。他對佛地魔致以最高的崇敬與忠誠,並從他那裡得到了遠超自己父親的認可。佛地魔也高度評價巴坦,稱其為“最忠實的僕人”。
  • 巴坦·雷斯壯:他的父親。兩人關係惡劣,父親的嚴苛與忽視是促使他投向食死人的重要原因。他對父親的拋棄懷恨在心,最終親手殺死了他。
  • 雷斯壯夫人:他的母親。她是唯一無條件愛他的人,甚至為他犧牲了自己的生命。
  • 貝拉·雷斯壯道夫·雷斯壯:與他一同折磨隆巴頓夫婦的食死人同夥,同屬佛地魔的核心追隨者。
  • 哈利·波特:他陰謀中的核心棋子和最終目標。在偽裝成穆敵時,他扮演了哈利的導師角色,但其所有“幫助”都只是為了將哈利送交給佛地魔
  • Bartemius:可能源自《聖經》中的人物巴底買(Bartimaeus),一個被耶穌治癒的盲人乞丐。這形成了一種諷刺,暗示了老雷斯壯對兒子真實本性的“盲目”,以及小雷斯壯在“治癒”或“復活”他的救世主(佛地魔)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 Crouch:英文中意為“蹲伏、蜷縮”,通常帶有恐懼或順從的意味。這個姓氏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他對佛地魔的卑躬屈膝,以及他多年來被迫躲藏在隱形斗篷下、生活在父親控制中的狀態。
  • 電影改編:在電影《哈利·波特與火盃的考驗》中,巴坦·雷斯壯二世的形象與原著有所不同。庭審場景中,他被描繪成一個歇斯底里、哭喊著懇求父親的年輕人,而非原著中的驕傲與蔑視。電影為他設計了一個標誌性的“舔嘴唇”的神經質小動作,這成為了揭示其偽裝的關鍵線索。此外,電影省略了他被施以“催狂魔之吻”的情節,使其最終命運對非原著讀者而言較為模糊。(電影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