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莖
基本信息
- 英文名稱 (English Name): Bubotuber
- 類型 (Type): 魔法植物
- 主要產物 (Primary Product): 泡泡莖膿汁 (Bubotuber pus)
- 主要用途 (Primary Use): 治療痤瘡、魔藥學 材料
- 首次提及 (First Appearance):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描述與外觀
泡泡莖是一種外觀奇特的魔法植物。根據描述,它看起來像一條肥碩的巨大黑色蛞蝓,垂直地從土壤中鑽出,並會微微地蠕動。它的表皮上佈滿了許多亮晶晶的、充滿液體的腫包或膿皰。 當這些腫包被擠壓時,會流出一種濃稠的、呈黃綠色的液體,這就是 泡泡莖膿汁。這種膿汁帶有強烈的氣味,聞起來非常像汽油。
魔法特性與用途
泡泡莖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膿汁所具有的特殊魔法屬性。
在故事中的作用
泡泡莖在 哈利・波特 的第四學年(《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 草藥學 課上,斯普勞特教授 教導四年級學生如何安全地從泡泡莖中收集膿汁。在課程中,哈利・波特 因未戴好手套而讓一些膿汁濺到了手上,親身體驗了其刺激性。 後來,赫敏・格蘭傑 因為受到 麗塔・史譏 的惡意報導而收到大量詛咒信件,其中一封信中含有未稀釋的泡泡莖膿汁,導致她的雙手起了嚴重的膿瘡。為了反擊,哈利曾將一些泡泡莖膿汁裝瓶,打算寄給赫敏作為參考或研究,但在郵寄過程中,膿汁意外洩漏,直接將 麗塔・史譏 寄來的另一封惡意信件燒出了幾個洞,顯示了其強烈的腐蝕能力。
幕後信息
- 名字詞源:
- Bubo-: 這個詞根來源於希臘語 boubōn,意為“腹股溝”或“腫脹的腺體”。在醫學上,“bubo”特指淋巴結的腫脹,是腹股溝腺炎(Bubonic Plague)的典型特徵。這與泡泡莖上充滿液體的腫包外觀相對應。
- -tuber: 來源於拉丁語 tuber,意為“腫塊、腫脹”,在植物學中指塊莖(如馬鈴薯)。
- 結合起來,Bubotuber 的名字生動地描述了這種植物“佈滿腫包的塊莖”的形象。
- 遊戲設定: 在電子遊戲《霍格沃茨之遺》中,泡泡莖被設計成一種可投擲的戰鬥植物,扔出後會自動攻擊附近的敵人。(遊戲設定)